![]() |
维权热线:12351 |
敖特根斯仁同志,今年45岁,蒙古族,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大学学历,现任鄂前旗蒙古族希望实验小学校长。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分配到鄂前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他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担任学校各环节领导工作。1990-1994年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并负责学校政教工作;1994-1997年担任学校教务主任;1997-2000年担任学校办公室主任,主持学校日常工作;2000-2003年担任副校长职务,协助校长主持学校全盘工作;2003年通过公开竞选担任校长职务至今。敖特根斯仁同志他是有能力、有责任、有措施、作风过硬、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超前教育理念的实干家,是我旗教育系统乃至社会各界公认的“名校长”。他不管在什么岗位,都一心扑在工作上,大胆创新,奋发向上,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尤其是2003年担任校长职务以来,敖特根斯仁同志重点抓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学校的各项管理,学校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突出办学特色,使学校知名度迅速提高,不断扩大办学影响促进了鄂前旗蒙古族希望实验小学各项事业长足的发展。学校2010年被为全区现代远程教育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2012年被为“全市学习使用蒙古语模范集体”;2013年被评为“鄂尔多斯市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获得众多荣誉,2010年被评为“鄂尔多斯市十佳校长”;2011年被评为“鄂尔多斯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2012年被评为“全旗优秀校长”;2012年被评为“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
一、锐意改革,善于管理,探索民族教育办学之路
敖特根斯同志作为校长,他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好的学校必须有一坚强的领导班子,学校才能带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打铁要自身硬,在他的带领和示范下,钻业务,讲正气,以人格魅力树立威信成为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坚持把学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出色履行岗位职能成为学校领导的自觉行为,逐步建立了一支求真务实、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他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严管理、重科研、强特色、育亮点、创品牌、上台阶。
他上任校长后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细化考核细则,大胆进行奖惩改革,配合绩效工资制度,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极大地调到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使一部分骨干教师和先进教师脱颖而出。2013年春季,敖特根斯仁同志多方协调,争取到社会各界资金60万元,成立了“金驹”师生奖励基金会,每年拿出8万多元奖励年终考核前30%的优秀教职工和做出特殊贡献的教师,营造出公平、有序、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至今鄂前旗蒙古族希望实验小学在全旗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中连续八年获一等奖。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常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敖特根斯仁同志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经常亲自深入教学第一线,结合新课程改革,手把手地指导新教师,新教师的第一堂课他必听,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他编写的教案成为同事们经常参考的资料;他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进行不定期检查,不断探索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同时,大兴教研之风,走出去,请进来,鼓励教师以多种途径提高业务技能,在他的帮助下,四十多名中青教师在区、市教学比赛、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二十多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教学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鄂前旗蒙古族希望实验小学民族小学在全市综合素质测试中获第一名
二、突出办学特色,成绩斐然
敖特根斯仁同志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办学特色。他认为小学是培养学生特长的最佳时期,学生一进入初中就面临中考,时间紧迫压力过大,几乎没有时间去培养学生的特长。所以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特长。从2004年开始创办马头琴、民族舞蹈、蒙古博克、蒙古象棋、扬琴、古筝、民歌、三弦、四胡、笛子、素描等特色班。为了进一步提高特色办学的质量,针对校内特殊岗位教师短缺的情况,积极培养本校的老师。同时和社会力量联合办学,他先后和内蒙古大学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内蒙电视台少儿栏目等单位和著名马头琴老师千白伊拉、四胡老师陶格陶、扬琴老师德力格尔等单位及个人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多次邀请他们来指导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鄂前旗蒙古族希望实验小学300多名学生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比赛中获奖。2007年他带领马头琴队的34名学生去内蒙古马头琴进修学院训练一个月,期间我校12名马头琴队员参加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的开幕式文艺演出;2011年学校舞蹈特色班的12名演员的“顶碗舞”代表自治区两百多万儿童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文艺汇演,演出四天,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2011年暑假学校12名小朋友所表演的《簸箕舞》代表全旗参加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的大型文艺比赛,这些小演员没有负家乡人民的厚望赢得了一等奖,此节目还选入了全市优秀节目的汇演之中先后在各旗区上演12场,每位学生获得了2600元的现金报酬。他们精湛的演艺为全市的观众展示鄂托克前旗少儿的精神风貌,也成功地为学校的特色办学找到了定位,而且真正受益的是这些孩子们从小就体验到“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有丰硕的回报”。2012年9月学校5名教师6名学生代表自治区赴深圳市参加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展演,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2012年7月学校参加鄂尔多斯市第二届少数民族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艺术节获得团体总分第二,2013年7月学校成功举办了鄂尔多斯市第三届少数民族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艺术节,并以总分209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团体总分冠军。敖特根斯仁校长带领全体师生通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探索出了特色办学之路,也从中总结出了培养学生的特长,展示他们的才艺,不仅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常规教学的质量,培养了学生的一技之长,为孩子们的终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学校被评选为“全国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三、克服重重困难,改善办学条件
2003年敖特根斯仁同志担任鄂前旗蒙古族希望实验小学校长的时候,外债达240多万元,严重困扰着学校发展。裸露的沙土,坑坑洼洼的跑道,破旧不堪的围墙,是对当时校容校貌的写照。全校只有一台电脑,由于缺少资金,教师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教学方法陈旧,连续几年教学成绩列全旗倒数第一。2003年秋开始,敖特根斯仁同志全力多方筹集资金,带领教职工硬化、美化校园环境;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派教师出去学习提高。通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办学条件逐年改善,现在为每个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安装触摸一体机,实现城域网班班通。2006年他克服多重困难,争取到台湾爱心人士善款,增建了1000多平米的综合教学楼,拥有了音乐、美术、器乐、科技、微机等专用教室。2011年,克服种种困难,不仅没有影响常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顺利完成了搬迁、重建工作。如今学校环境美了,教学条件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显著提高,由原来的300元提高到1000元。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不待扬鞭自历蹄,敖特根斯仁同志自强不息,勇于开拓,即艰苦磨砺,为实现鄂前旗民族教育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努力着。
【上一篇】:上一篇:市级劳模——额尔德尼达来 | 【下一篇】:下一篇:无 |
鄂托克前旗总工会©版权所有 蒙ICP备15004156号
蒙公网安备 15062302000123号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