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鄂托克旗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政务

【身边榜样 · 第21期】阮小平

发布日期:2019-01-08    来源:鄂托克旗文明办    责任编辑:

倾注防沙造林工作37载  叙写播绿爱绿情怀

阮小平,男,汉族,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林业局总工程师,曾获评2018年10月“内蒙古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2018年第二季度“鄂尔多斯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阮小平


鄂托克前旗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牧区,阮小平常年奋战在绿化工作的第一线,37年来,他不畏艰辛,用脚步丈量着鄂托克前旗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林木,在毛乌素沙地中营造了一片片绿洲,不断追逐着绿色人生主旋律。

推广技术  实现树木有效种植

1981年,刚参加工作的阮小平参与了新成立的敖勒召其镇绿化规划工作。面对新的工作和新成立镇敖勒召其镇周围没一棵树的实际情况,阮小平和同伴们按照鄂托克前旗委、政府的整体规划要求认真规划并实施了敖勒召其镇主栽品种新疆杨等植树工作。通过对周边地区的考察,进行了泡桐、桧柏、胡杨、油松等树种的引种试验。其中的桧柏目前已成为敖勒召其、二道川、三段地、城川、珠和等苏木乡镇街道、庭院的主栽树种。



阮小平作林业知识培训讲座


为把“三北”防护林工程二期任务落到实处,阮小平在他承包的二道川乡,从地块落实、种苗调运、现场指挥,到检查验收、建档立卡,每一项工作都层层落实,有序推进。为提高种树成活率,他推广应用了锁边治沙、前挡后拉、设置沙障等造林新技术,使二道川乡的二道川地、三道沙形成三条锁边林带,全乡有林面积达到30多万亩,成为全旗有林面积最多的苏木乡镇之一。

以民为本  推进治沙造林进程

1997年,阮小平担任鄂托克前旗林业局林工站站长后,面对鄂托克前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十年九旱,全旗很少有成片林地的情况,他带领同事们决定采取造林大户带动农牧民植树造林的措施,推进鄂托克前旗治沙造林工程。3年多里,先后选择了米启旺、宋建宝、杭占海等219个造林大户进行植树造林,造林面积达30多万亩。他还经常奔波在乡村,精心指导农牧民种植杨柴、柠条、杨树、柳树和各种苗木的贮藏、抗旱剂的使用等。有时晚上还挨家逐户走访农牧民,帮助他们解决苗木的调运、贮藏和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他在二道川、城川、布拉格、珠和、昂素等苏木乡镇选择了30多个造林大户,从苗木的选择、调运、栽培、施肥和浇水等每一环节都给予技术指导。城川镇羊场壕村造林大户冯治庭因春季天旱,无法种植,加之劳力少,误过了种杨柴、柠条等最佳栽植时间,阮小平为减少冯治庭的经济损失,指导他采用了灌木苗条冷藏延后技术,把10万多株杨柴、柠条苗木贮藏起来。待雨季到来之后,仅用半个月时间栽种杨柴、柠条1000多亩,且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



阮小平


把好种苗质量关是造林的基础,兼任种苗站长的阮小平更是十分注重种苗质量,他坚持原则,杜绝人情苗、关系苗进入造林地,重点工程造林用种受检率达到100%,调运种苗检验达到95%,从而保证了造林用种苗质量,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期间,他还依法查处了15起违法调运种子案件,维护了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据统计,在阮小平等人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下,鄂托克前旗有1000多户农牧民和个体工商企业户以“租地”“换地”“承包”的形式治理和开发荒沙地,有效带动了全旗治沙造林的进程。

勤于钻研  节约费用提升效果

阮小平是个凡事都爱琢磨的人。1997年,阮小平承担了全国性大型调研项目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立地条件划分和适地树研究的外业调查工作,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深入实地,进行了115个土壤剖面、生物学测定、生长量测定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此项调研工作。同年,他根据自己参与飞播造林十几年的经验和资料积累,通过落种情况和成苗调查,发现有效的趋避鸟鼠危害是关键环节,于是积极与市级部门联合研究探索。通过采用大粒种子包衣、丸化技术可使飞播用种量由每亩0.4公斤下降到0.3公斤,每亩可节约飞播造林籽种费10多元。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进,林业建设进入了快车道。2001年,阮小平带领他的团队深入实地,精心勘测、仔细测算,利用了10天的时间完成了鄂托克前旗51万亩的飞播区的规划设计,只用了20天的时间调用4架飞机完成51万亩的飞播造林,创造了全旗年度造林面积最大的历史,效果好精度高。2003年,鄂尔多斯市全面实施飞播造林GPS导航技术。为了应用好这项技术,他认真学习,并组织科技人员精心编制作业设计方案和航线设计,多次登机试验测试和地面观察,进行GPS与飞机作业的同步试验,调试播种量,测试风力对落种影响,达到了航线精准、落种均匀的效果,有效地保证了飞播作业的精确度、降低了作业成本、减少了地面人员的劳动强度。

几易寒暑,几多艰辛。为林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阮小平,受到了农牧民的衷心爱戴和上级部门的多次奖励,1999年,盟委、行署授予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荣誉称号;200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林业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7年,市政府授予全市防沙治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37载光阴,让荒沙变成了绿地,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他那份播绿爱绿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