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 · 第40期】22年照顾非亲非故聋哑老人 以行动诠释大爱
发布日期:2019-11-04 来源:鄂托克旗文明办 责任编辑: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好人之城”建设,市文明办开设《身边榜样》专栏,以图文报道、微视频、互动分享等形式,宣传展示我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人故事,向典型学习、向榜样致敬,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崇高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道德支撑。
图门巴雅尔
22年照顾非亲非故聋哑老人 以行动诠释大爱
“人”字的一撇一捺,各有各的写法,而图门巴雅尔选择以奉献为怀,以责任为笔,以担当为墨,把它写的端端正正,情真意浓。22年来,他一肩挑起家庭重担,在照顾好父母孩子的同时,悉心照顾着非亲非故的聋哑老人王文友,用一颗爱心、善心、真心守护在老人身边,为老人遮风挡雨,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图门巴雅尔(右)为王文友老人洗脚
爱心传递 他毫不犹豫接力照顾老人
王文有是图门巴雅尔父亲在红瓦厂的同事。1960年左右,王文有来到巴拉贡镇。当时的巴拉亥公社有位姓黄的生产社长,见王文有是聋哑人,也不知道来处,便收留他在柳编厂上班。1974年,柳编厂倒闭,王文有和图门巴雅尔的父亲一同调到杭锦旗红瓦厂上班。
图门巴雅尔(右)为王文友老人量血压
图门巴雅尔的父亲是位热心人,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带着王文有回家吃饭。日子久了,王文有和图门巴雅尔一家相处得亲如家人。1997年,红瓦厂倒闭,退养后的王文有一直住在图门巴雅尔家里。自此,图门巴雅尔传承父亲乐于助人的品质,22年如一日照顾着这位非亲非故的“哑叔”。
待如亲人 他不求回报守护老人身边
2000年,图门巴雅尔的父亲去世。图门巴雅尔一边照顾着体弱多病的母亲,一边照顾着聋哑老人王文友。母亲身体不好,常年药物相伴,只要听闻周边有好的中蒙医生,他都不辞辛苦,带母亲前去医治,尽最大努力为母亲减轻疾病痛苦。
图门巴雅尔(右)陪王文友老人散步
虽然非亲非故,没有血缘关系,但图门巴雅尔对王文友老人的照顾,相比母亲而言,分毫不减。2016年7月,图门巴雅尔发现王文友老人双腿粗肿,便带老人去巴彦淖尔市医院检查治疗。王文友被查出患有糖尿病,住院治疗的半个月里,图门巴雅尔不嫌脏不嫌累一直陪护。待病情好转出院后,图门巴雅尔为老人购买了血糖仪、血压计等设备方便随时检测。由于糖尿病患者对饮食要求严格,图门巴雅尔会给哑叔“开小灶”,单独准备一日三餐。2017年2月10日,王文友老人突发脑梗,被送到杭锦旗蒙医院救治,老人的一个胳膊和一条腿完全不能动弹。医院里,图门巴雅尔每天悉心照顾着王文友,不分昼夜守护在老人身边。经过半个多月的抢救和数月的治疗,在图门巴雅尔的精心陪护下,老人身体逐渐恢复,现已完全康复。
图门巴雅尔(中)带着王文友老人买东西
除了照顾两位老人,图门巴雅尔还要供自己的孩子上学,家里的全部重担都压在图门巴雅尔一个人身上。但图门巴雅尔从不喊苦,不言累,更没觉得这位非亲非故的哑叔是负担、是累赘。走进图门巴雅尔家里,60多平米的房子虽然是租来的,但屋子里窗明几净,整洁有序。王文友老人穿戴整洁,精神烁然。“王文友跟了图门巴雅尔真是享福了!”街坊邻居提起这“爷俩”,无不拍手称赞。谈起未来,图门巴雅尔说,要给老人养老送终,就像儿子一样。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一辈子好事。图门巴雅尔无私奉献,22年如一日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聋哑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正的“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