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二十二期
【要闻】
★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与北京高校就业合作联盟倡议活动圆满举办!
★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加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活动
★鄂尔多斯本地龙头企业驻京机构走进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
【工作简讯】
★12月19日,由许战海大学主办,决策者读书会承办的“新定位理论夜沙龙(北京站)”第二期在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成功举办。
★12月30日,呼伦贝尔市驻京人才工作站主任李大鹏一行到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观交流。工作站主任孙玉香与来宾共同参观展厅,并就工作站驻京工作有关事宜进行深入交流。
【京津冀动态】
★北京出台人才新政加强版
★海淀打造人才创新驱动引擎
★天津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要闻】
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与北京高校
就业合作联盟倡议活动圆满举办!
12月23日,“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与北京高校就业合作联盟倡议活动”在工作站圆满举办。本次活动旨在为鄂尔多斯吸纳人才、创业就业牵线搭桥,为广大英才赴鄂尔多斯就业、创业打通渠道,并与北京各大高校建立更加稳固的互动关系,不断深化拓展校地双方全方位、战略性的长期务实合作。在北京市教委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穿针引线、大力支持下,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同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7家北京高校顺利结成就业合作联盟。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效斌,鄂尔多斯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员、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分管领导伊莉亚出席活动,驻京人才工作站主任孙玉香主持活动。
活动中,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就业处负责人就高校就业处工作情况、近年大学生就业趋势以及校地合作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探讨。随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效斌就此次倡议活动发表讲话。
会上,就业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签署发布了《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与北京高校就业合作联盟倡议书》。
会后全体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驻京人才工作站鄂尔多斯展示中心。
就业合作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强化北京各高校与鄂尔多斯的联系联络以及项目资源共享,为促进沟通交流开辟有效渠道,吸引更多人才到鄂尔多斯就业创业、推动校地合作、提升高校就业率,为高校学子报效祖国、实现伟大理想,为建设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贡献智慧与力量!
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加
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活动
12月27日,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加了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指导,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中心主办的中关村火花系列活动“中国电科成果发布与需求对接会”,以及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主办的中关村火花系列活动“北京科技大学成果路演推介活动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专场”两场活动。
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活动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高校院所、大企业、医院、技术转移机构、投资机构、中关村各分园等联合举办的系列活动,旨在推动科技成果找到应用场景,实现技术供需对接,促进投融资、产业链、创业服务、空间载体、落地政策等资源要素融合支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成果寻找应用场景,加速成果转变为产业技术和落地企业,服务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和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中国电科信息科学研究院、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中国电科知识产权中心负责人分别为本次活动致辞。各科创企业单位分别就市场推广、项目合作、战略资本引入、加速项目产品化进程等诉求,展示了《智慧公交》《太赫兹安检仪》《智慧工地》《ClusterAI大规模分布式人工智能支撑平台》《LRF50A激光测距机》以及《新型微纳米防腐蚀防冰特种涂料》6个项目,并与现场嘉宾进行了充分互动。北京科技大学成果路演推介活动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专场展示了《有色金属采选冶全过程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与工程案例》《一种再生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改性矿物材料》《全固废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前景》《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生物吸附法》《生物吸附法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焦化废水生物强化-高效絮凝绿色处理技术》以及《生化-物理-化学耦合绿色供水技术》7个项目。
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驻京人才工作站与中国电科、北京科技大学以及各科技成果项目企业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全国最新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与现状。
鄂尔多斯本地龙头企业驻京机构走进
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
12月30日,北京鄂尔多斯企业商会携手鄂尔多斯市驻京联络处(人才工作站)及鄂尔多斯本地知名企业驻京机构开展交流座谈。鄂尔多斯集团、亿利集团、汇能集团、神东集团、满世集团、蒙泰集团、博源紫宸(北京)商务有限公司、中昊碱业有限公司、博源三源(北京)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公司、首农食品北京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十一家鄂尔多斯龙头企业驻京负责人与鄂尔多斯市驻京联络处(人才工作站)、北京鄂尔多斯企业商会负责人共聚一堂,就如何在人才、项目、资金方面工作与工作站开展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张紫杰,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调研员、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分管领导伊莉亚参加座谈,北京鄂尔多斯企业商会秘书长余静杰主持会议。
在交流洽谈中,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张紫杰发表讲话并热情欢迎到访嘉宾;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员伊莉亚就人才工作站场站建设、基本情况等内容向各企业驻京负责人进行了介绍;人才工作站主任孙玉香就工作站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等内容向与会嘉宾做了简要介绍。随后,与会嘉宾就在京业务开展情况、企业发展情况,以及各自工作领域内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本次座谈会,旨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共同发展,呼吁与会各方互相帮扶,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交流中,各企业代表纷纷表示,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在北京的建立,为全国各地以及国际合作机构更直观的了解鄂尔多斯提供了一条捷径,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介作用。本次活动的举办,让鄂尔多斯各本土企业在同乡的交流里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与家的归属感,也提供了叙乡情、话发展、谋合作的平台,对企业奉献社会、承担责任、建设家乡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本次活动对于促进人才工作站与鄂尔多斯各企业精诚合作、发挥“三引”工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助推鄂尔多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随后,一行人共同参观了鄂尔多斯展示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展厅、名优特展厅,并对我站展厅建设、工作开展等一系列工作表达了高度赞誉。
【工作简讯】
1、12月19日,由许战海大学主办,决策者读书会承办的“新定位理论夜沙龙(北京站)”第二期在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成功举办。活动邀请了20余位品牌企业家,深度链接,深度分析,提前一步了解一流企业一手的企业定位实战案例。各位嘉宾参观了鄂尔多斯展示中心,并对工作站的建设表示赞扬和肯定,此次活动增进了工作站和决策者读书会的合作友谊,进一步宣传了鄂尔多斯的美好城市形象,为将来工作站与各品牌企业的友好合作打下基础。
2、12月30日,呼伦贝尔市驻京人才工作站主任李大鹏一行到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观交流。工作站主任孙玉香与来宾共同参观展厅,并就工作站驻京工作有关事宜进行深入交流。交流中,来访嘉宾详细了解了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场站建设、职能职责以及“三引”工作开展情况,李大鹏表示,未来将加强两地在人才工作方面的互动交流,相互借鉴学习,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京津冀动态】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保障局、科委、财政局、金融监管局、人才工作局、文资中心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本市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加入由年金管理机构设立的集合计划。值得关注的是,文件出台后,将试点对人才参加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给予资金激励。其中,人员范围是需要符合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国际国内人才,标准不超过单位为人才本人实际缴费的60%,绝对额不超过年人均15000元。具体激励方案和试点范围,由各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并根据需要申报开展试点。企业可以优先为核心技术人员、骨干管理人员等群体建立企业年金,逐步发挥示范和引导效应;劳务派遣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可以参加用人单位或用工单位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职工工伤一至四级退出工作岗位,职工本人及配偶、子女住院费超过医保报销限额,两种情况可以提前从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支取;对于按照简易程序范本申报的企业年金方案,实行快速办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保障局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建立促进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发展的创新和优惠政策,统筹各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资金激励方案。
12月17日,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新领军者颁奖典礼暨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峰会举行。未来,海淀区进一步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引擎功能,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优秀文化人才集聚和培养力度,发挥文化人才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关键技术研发、产业融合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与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开展“海淀区文化产业金种子人才输送工程”战略合作,旨在通过搭建文化产业人才输送平台和人才储备平台,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快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加速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据了解,“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新领军者评选活动”紧紧围绕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以高端文化人才发掘为核心,以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大力表彰在推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提升前沿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享有广泛的业界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和专业人才。
天津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为了培植创新创业的热土,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深入推进“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和“海河工匠”建设政策,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截至目前,‘海河英才’计划引进各类人才21万多人”,据市人社局副局长陈晖介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天津市持续引育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和自主创业团队,推动领军人才、优质团队、高端项目整体加速落地。针对天津“海河工匠”建设,企业培训中心认定范围进一步扩大,年底前将达到200家,认定了一批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公共实训基地,畅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对重点学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突出贡献人员,加大绩效工资倾斜力度。作为连续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的承办地,海外智能人才来津创业意愿明显提高,为推动“天津智港”建设,加快顶尖人工智能人才集聚,7月,市人社局组织人工智能领域海外人才赴滨海新区考察创新创业环境,进行对接洽谈交流。嘉宾们称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人才落户、人才公寓、人工智能职称评价等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而滨海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为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加快聚集优秀青年人才,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津创新创业,市人社局开展了一系列面向高校的引才活动,包括高校学子津门行、赴知名高校专场招聘、组织公共人才(就业)服务机构进校园宣讲、面向全国30所高校开展选调生招录等。“随着近年来天津新兴产业不断升级,天津市人才聚集效能日益凸显,正努力打造‘天下才、天津用’的人才格局,把人才引进来后,我们还在把人才留住、稳住上下功夫,提升他们的职业归属感与幸福感,使人才在天津工作与生活既舒适又舒心。”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
- 上一篇:2020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一期
- 下一篇: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二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