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十九期

2019-11-29

【要闻】

★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斯琴毕力格一行参观考察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

★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全体职工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加“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0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

★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庆文到驻京人才工作站工作洽谈

【京津冀动态】

中关村管委会:创新发展人才是中关村核心要素

大数据应用人才认证实践落地中关村

吸引人才:石家庄解除人才后顾之忧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重要基础

中关村采取了五方面举措促进高精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要闻】

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斯琴毕力格一行

参观考察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

11月10日,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斯琴毕力格,市委常委、副市长倪嘉宇一行参观考察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

斯琴毕力格市长一行参观了鄂尔多斯展示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展厅以及“名优特”展厅,了解了我市驻外人才工作载体建设情况。鄂尔多斯市驻京联络处主任张紫杰陪同参观。

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全体职工赴

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按照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安排计划,10月30日,联络处党支部由支部书记、主任张紫杰带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金风送爽、稻谷飘香,联络处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一路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了风光秀丽的西柏坡。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这里依山傍水、滩地肥美,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是新中国的革命圣地之一。

在西柏坡景区讲解员的带领下,联络处一行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和国家安全教育展览馆等,通过接触大量的文物、照片、雕塑、半景画和历史资料等内容,深刻感受到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我们跟随着历史的足迹,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在军委作战室,看着简陋的桌椅和用毛线构成的作战地图,大家深刻体会到党中央是如何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坐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大家认真回顾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在这里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奠定了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基础。

传统教育的最后,党支部全体党员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庄严宣誓。这次红色之旅,使联络处党支部凝聚力更加强大,更加深刻意识到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继承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统,永远牢记“两个务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将西柏坡精神发扬光大!

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加“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0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

2019年11月1日,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走进北京高校校园,参加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2020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设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展位。

活动中,工作站工作人员为毕业生们发放了《鄂尔多斯市2019年第四季度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以及鄂尔多斯市人才政策宣传册,为毕业生和鄂尔多斯市各用人单位搭建起就业服务的桥梁,认真落实招才引智工作。

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副主任孙庆文到驻京人才工作站工作洽谈

11月8日,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庆文走访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与驻京人才工作站主任孙玉香陪进行工作洽谈。

一行人参观了鄂尔多斯展示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展厅和名优特展厅,进一步了解了鄂尔多斯市情风貌、人才政策、资源优势以及工作站职能职责。

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聚焦从科技到市场以及从市场到科技的双向转化促进服务,提供包括评价体系、转化促进、资源配置、专家智库和科技成果信息网络等在内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适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环境和新形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

交流中,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庆文表示,转化服务中心能够提供精准挖掘鄂尔多斯企业科技需求,互通与共享北京中关村百余家企业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在人才、科技、资金等方面资源的服务,可以通过多方手段为鄂尔多斯企业科技需求精准对接,同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技项目精准落地,不断提高鄂尔多斯企业自主创新及科技成果研发、转移转化能力。期待能与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为高端科技成果更好地在鄂尔多斯落地生根贡献力量。

【京津冀动态】

中关村管委会:创新发展人才

是中关村核心要素

近日,中关村管委会组织20余家单位高层次人才走进雄安新区开展考察交流活动。来自智慧城市、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专家人才到雄安新区亲身感受“绿色、智能、创新”的总体特点和“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建设理念。创新发展人才是中关村核心要素。中关村管委会副巡视员赵清表示,中关村通过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健全人才计划工程支持体系、完善人才服务平台载体吸引着全球人才,优质人才的高度聚集又产生了巨大的创新绩效,现在的中关村已经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下一步,中关村管委会将启动雄安新区科创园布局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将中关村创新基因植入园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生态。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王美霞表示,京冀两地人才将进一步加强互动,未来雄安各产业什么样的高层次人才,北京人才工作局将积极做好服务对接,深化两地合作交流。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树军表示,现在雄安新区进入了非常关键的时期,把雄安新区按照新发展理念定位建设好,人才工作非常重要,希望中关村加强与雄安新区的合作,持续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取得更好成效,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作出积极贡献。

大数据应用人才认证实践落地中关村

大数据人才结构性短缺及大数据人才相关标准短缺和实践一直是大数据相关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等行业发展的短板。为响应教育部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1+x证书制度;结合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相关工作,以及大数据及相关行业发展需要,近日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人才中心联合相关部门推出了“大数据应用工程师”认证。此次“大数据应用工程师”认证的推出,旨在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及人才战略,是依据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需要,立足于人才需求,以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人才中心牵头制定的“大数据人才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托,以相关部门平台管理为载体,力主打造大数据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实用化、多元化、体系化的人才认定模式。大数据人才职业技能标准实践通过把大数据人才职业技能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总结等,结合目前大数据发展的需要及大数据相关应用的需要,摒弃了纯纸上谈兵的研制模式,加大了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归纳;摈弃了杂乱堆砌的产出模式,进行深入的产教融合互动;人才的认证也大篇幅的采纳了技术服务产业、技术引领产业等理念,相关部门秉承专业管理,以专业人才培养认证为切入,积极响应响应教育部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提出的主要理念是让其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利器,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让其能够成为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受中关村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2019年4月20日启动了《大数据人才职业技能标准》,本次“大数据应用工程师”认证的推出是《大数据人才职业技能标准》编研实践检验的重要组成,是为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及我国大数据产业的人才供给体系提供了规范的实验实践基础;它的推出为我国大数据相关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等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大数据相关的产业企业属性辨别奠定了基础;能够为大数据相关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为我国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吸引人才:石家庄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重要基础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今年以来,石家庄市着力优化人才环境,在完善政策、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营造氛围上持续发力,努力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解决“衣食住行”实际问题,解除人才后顾之忧,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难题,该市出台了《石家庄市人才公寓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加快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补并举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同时,鼓励和支持产业基础较好、人才密集的高新区、鹿泉区、藁城区等县(市、区)开展人才公寓建设试点工作,着力打造产业和人才聚集双高地。识才、爱才、育才,方能人尽其才。重点人才服务管理工作上,石家庄市认真做好联系和服务专家工作,做好第八批省管优秀专家政策待遇落实和服务管理工作,完成了省第三批青年拔尖人才年度考评工作,为2019国家、省高层次人才项目推荐优秀人选。根据今年全市“三深化、三提升”机关效能革命统一部署,石家庄市不断完善人才绿卡信息管理平台,采取“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提升人才绿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水平。同时,制定《石家庄市人才绿卡服务窗口管理办法(试行)》,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深化人才绿卡制度,拓展人才绿卡服务项目,将14家文体活动场馆纳入人才绿卡A卡服务范围,为人才绿卡A卡专家在正定机场开设候机休息区等。出台《柔性引才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企业采取挂职兼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周末工程师”等灵活方式引才。释放“人才红利”,核心是释放制度改革红利,打破政策壁垒,才能推动人才加速集聚。石家庄市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贯彻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工作的实施办法》,实行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符合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按照品德、知识、能力、业绩贡献等要素等级标准,对科技、教育、医疗、技能等重点领域人才进行分类评价。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各级职称由市属高校和行业领军企业自主评审。同时,为充分调动各县(市、区)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石家庄市县(市、区)人才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促进人才工作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中关村采取了五方面举措促进

高精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中关村核心区采取了五个方面的举措,促进高精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是修订完善核心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组织开展海淀区“1+4+1”政策体系的评估工作。二是结合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梳理核心区高精尖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形成100余个高精尖产业重点项目,提出“2+4+2”高精尖产业有机体系。三是落实创新型企业3×100计划。初步拟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种子企业标准,遴选出企业初步名单。四是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五是发挥科技创新在“腾笼换鸟”中的关键作用,调整退出多家“散乱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