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十六期
2019-09-27
【要闻】
★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召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北京校友会成立仪式暨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在驻京人才工作站圆满举办
【简讯】
★鄂尔多斯本地企业新维集团、万基集团、康宁集团以及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立新一行到工作站参观考察
【京津冀动态】
★北京:培养集聚国际化人才建设国际化特色学校
★唐山市曹妃甸区:三大政策吸引人才
★北京做好四方面工作迈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陈吉宁:北京成为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城市
【要闻】
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召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9月20日,根据中央、自治区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召开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会上,联络处张紫杰主任作了部署讲话。张主任指出,经过积极筹备,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今天开始全面启动。全体干部职工要准确把握上级党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要紧紧围绕“根本任务”、“12字总要求”、“四个贯穿始终”、“五句话目标”,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张主任强调,我们要将主题教育同推动联络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驻京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伊莉亚主任向与会人员传达了鄂尔多斯市委印发《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就市委、市政府对该项工作的要求部署做了详尽布置。
与会干部职工认真听取了会议精神,各科室分管领导就具体工作进行了计划、部署。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北京校友会成立仪式
暨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在驻京人才工作站
圆满举办
9月15日,鄂尔多斯市一中北京校友会成立仪式暨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在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隆重召开,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120余位市一中校友参加成立大会。鄂尔多斯市一中校长白玉亮、副校长朱海峰出席本次大会,并与北京校友举行亲切座谈。
大会确定了王文清等68名校友为鄂尔多斯市一中北京校友会首届理事会成员;推选86届校友宋农为北京校友会第一任会长。会议在全体起立奏《国歌》中开始,邬耀华校友代表北京校友会筹备组介绍了前期的筹备情况。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校友会章程;白玉亮校长与当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共同为校友会揭牌。成立仪式上,校友们通过发表讲话,游戏互动,拍卖藏品等方式把自己对母校的感恩与爱实现链接,从不同层面表达了对母校培养的感谢,对今后北京校友会工作做了展望。最后会议在全体起立奏《伊中校歌》中胜利闭幕。
校友会今后将做好联络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并服务广大在京校友的工作,以更多的基金筹集方式,让广大校友都积极自主地参与进来,在互相成就的同时,回馈母校,为母校再续桃李芬芳。
【简讯】
1.9月20日,鄂尔多斯本地企业新维集团、万基集团、康宁集团以及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立新一行到驻京人才工作站参观交流,驻京人才工作站主任孙玉香陪同参观交流并详细探讨双方的合作可能性。
【京津冀动态】
建设国际化特色学校
9月17日,《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正式发布,文件面向2035年描绘了教育发展的远景蓝图,为新时代开启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方向。《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眼首都教育发展未来,重点部署了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十二项战略任务。《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推动合作共赢,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培养集聚国际化人才。深化“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加强教育领域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树立“留学北京”品牌,稳步扩大留学生规模。建设国际化特色学校,完善涉外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广泛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分享北京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曹妃甸把加强人才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引人才、超前育人才、真诚留人才,坚持把政策向人才倾斜、为人才搭建平台、靠人才推进成果转化,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依靠政策吸引人才,真情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为吸引各方优秀人才,曹妃甸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在资金和服务保障方面,今年设立人才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储备人才公寓房源420套,落实“凤凰英才服务卡”,完善编制服务保障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从户籍管理、配偶随迁、子女入学到医疗保健、社会保险、工商税务、金融旅游、金融和住房保障等各方面的优质服务,构建起具有曹妃甸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搭建广阔平台,切实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对此,曹妃甸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探索出了“产业项目+科研平台+人才团队”模式,以建设产业研究院引进院士工作站、央企、京企研发和工程中心为重点,汇聚了一大批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成功打造了一批高端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规划面积11.94平方公里的曹妃甸科技创新产业园,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模式,华为云计算中心已经上线运营,机器人产业研究院、逐梦众创空间、燃麦众创空间、浩德互动、比源科技等43个项目已经入驻园区。为推进校企平台建设,曹妃甸还制定《加快推进校城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共建研发机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18所,为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8000多人。高端培训育人才,全力为产业聚集发展提供智力人才保障。立足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搭建培养新型职业平台,曹妃甸区制定实施了《企业家五年培训规划(2018-2022)》,与天津大学签署高端教育培训框架协议,积极探索企业家和人才工作者系统性综合培训新模式,打造了企业家与企业发展的实效对接、人才工作与体制机制改革共同创新的新局面。根据不同产业体系需求,先后组织上千名企业家分别到华为、腾讯、阿里等名企及南开、清华、宁波、苏州、杭州等地进行高端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大大提升了企业家全球化视野。同时,围绕选树典型、培养方式、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着力培养一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技能人才大军。
北京做好四方面工作迈向
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9月19日,北京市长陈吉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紧跟时代步伐,奋发有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阔步前进。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实施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方式深刻转型。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北京积极探索在减量刚性约束下实现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二是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空间格局实现历史性重塑。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核两翼”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北京坚定有序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升了首都功能和城市品质。三是大力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城市发展动能加速转变。实施“9+N”系列政策措施,率先开展小微企业获得电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专项服务。北京作为全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与自贸试验区、CEPA共同成为对外开放新实践。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高精尖产业蓬勃发展,金融、信息、科技等优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四是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大力推行“接诉即办”,解决好群众的身边事。
陈吉宁:北京成为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城市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长陈吉宁介绍,北京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每天新产生约200家创新型企业,创业投资金额和案例数都占全国的30%左右。陈吉宁表示,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国家责任,所以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制度的建设,二是创新生态建设,三是创新文化的建设。陈吉宁指出,在创新生态方面,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强化空间生态布局,就是要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有限的空间内高强度集聚,使这些创新主体之间发生化学变化,重点抓好“三城一区”的建设,三城是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一区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中关村科学城系统布局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怀柔科学城重在长远的科学布局,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未来科学城东区当前工作重点是盘活央企的存量资源,西区推动沙河大学城科教融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承接转化“三大科学城”的技术成果,打造开放型、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同时衔接与天津、河北创新产业链的协同。另一方面是强化产业链生态建设,主要以核心企业、底层技术和公共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加强配套条件的建设,形成产业链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产业之间相互支撑和协同创新。
- 上一篇: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十七期
- 下一篇: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十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