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十五期
2019-09-16
【要闻】
★北京部分高校就业处处长与市驻京人才工作站探讨交流校地合作事宜
★“情系家乡 共创未来”鄂尔多斯籍在京高校学子分享交流主题沙龙在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圆满举办
【京津冀动态】
★北京海淀区修订升级“海英计划”以引进和培育人才
★北京顺义区拟建北京首座“海高大厦”探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新模式
★北京发布行动计划推进医疗和养老领域扩大开放与国际接轨
★北京石景山实施“首办负责制”实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解决
★北京亦庄率先建立科技创新“场景新城”
【要闻】
北京部分高校就业处处长与市驻京
人才工作站探讨交流校地合作事宜
8月30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学校就业处处长来到市驻京人才工作站考察交流,工作站主任孙玉香陪同参观。
一行人参观了鄂尔多斯展示中心、名优特展厅和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展厅,感受鄂尔多斯的人文景观魅力,了解工作站的整体布局及各场地功能,各位处长对于工作站的展厅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随后各位处长与工作站主任孙玉香就校地合作事宜作了深入探讨,工作站表示将为高校人才提供更多的鄂尔多斯市企业公司实习就业机会,希望和各个学校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各高校也表示将加深与工作站的合作,助力鄂尔多斯籍学子为家乡发展做贡献,为鄂尔多斯引入高质量人才。
“情系家乡 共创未来”鄂尔多斯籍
在京高校学子分享交流主题沙龙在
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圆满举办
按照第七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鄂尔多斯分会场活动总体安排,9月7日,由鄂尔多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人才工作站)、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共同承办的“情系家乡 共创未来”鄂尔多斯籍在京高校学子分享交流主题沙龙在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圆满举办。
活动中,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校长白玉亮为一中学子们带来了深情的母校寄语;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处级组织员、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鹏程为“鸿雁嘉宾”潘尚峰、邬耀华颁发了聘书;特邀嘉宾奥享咨询高级合伙顾问秦波就大学生职业规划方面内容进行了分享交流,并对现场学子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活动现场发布了鄂尔多斯紧缺人才岗位需求;清华大学、人民大学3位优秀学生代表分别以“乡音、乡情、交流”为主题与现场嘉宾、学子进行了分享交流;白玉亮校长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北京校友联络处现场授牌。活动最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并共同参观了驻京人才工作站鄂尔多斯展示中心。
此次沙龙活动以“乡亲、乡情、交流”为主题,通过鄂尔多斯在京高校学子的广泛参与,依托乡情为纽带,加深鄂尔多斯在京高校学子之间的认识了解、沟通与交流。同时借市一中校庆之际拓展、联结了鄂尔多斯市一中历届在京校友参与活动,为在京高校学子和情系家乡游子搭建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与空间,以才引才,以智引智,共话乡情,共谋发展。
鄂尔多斯市政府副秘书长、驻京联络处主任张紫杰,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处级组织员、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鹏程,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校长白玉亮等领导出席活动。
【京津冀动态】
8月29日,中共北京市委中关村科学城工作委员会和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揭牌成立。同时,为更好地引进和培育人才,推动人才结构优化,海淀区对已执行6年的“海英计划”(即《中关村科学城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支持办法》)进行修订升级,并于8月29日发布。与过去相比,“海英计划”升级版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对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分别给予每人100万、50万的一次性奖励,并配套创新培育、创业扶持等支撑性、便利化服务。此外,海淀区首次设立“海英之星”奖学金项目,围绕高精尖产业涉及的学科领域,选拔培养在校优秀中学生、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高校应届毕业生,分别给予1万至2万、2万至3万、4万至6万的奖学金支持。另外,赋予用人主体自主权,顶尖人才和创业领军人才可在一定时间内推荐数名团队骨干人才享受相关配套服务。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新模式
今明两年,顺义区将全面启动国际人才社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景观建设。顺义区拟与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开展战略合作,在国际人才社区内筹建全市首座“海高大厦”,吸引一批通晓国际惯例规则、符合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素质国际人才队伍,探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新模式,实现具有行业领先的科技成果在北京实现落地转化。
扩大开放与国际接轨
北京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8月29日对《医疗和养老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进行解读,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改革监管模式、优化服务环境,推出示范性项目在内的30项改革措施,推进北京市医疗和养老领域与国际接轨,扩大开放。新办医疗机构“最多跑一次”。依据计划,今后申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将“两证合一”,一次办理,审批权限将下放至区卫健委;对于仍在市卫健委审批的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区级受理、市级审批”全程网上办理模式,实现新办医疗机构市区联审、“最多跑一次”。外资可独资在京办养老机构。计划明确,今后外国投资者可以独资在北京开办养老机构。外国投资者拟开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直接到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登记后即可开展养老服务,只需到区民政部门做好备案即可。外国投资者可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办理。探索养老医疗联合体。计划提出,要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做好养老服务机构备案工作。备案的养老机构包括在北京市辖区内已经取得法人登记证书且经营业务范围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照料、全日或日间照料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各类型养老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如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等,以及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主要经营范围的服务设施。提供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市卫健委在全国率先提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目录,在东城、朝阳、石景山区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实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解决
北京石景山区近日推出“接诉即办”首办负责制,各单位落实行业管理和属地责任,实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解决。在最新的月度考评中,石景山区实现解决率、满意率双第一,综合成绩位居全市第二。首办负责制,即各单位要落实行业管理和属地责任,积极协调解决各类综合诉求,谁接单谁负责到底,对权属存在争议的诉求,各街道、各部门按照“先办后议、首接首办、一管到底”的原则进行协调处置,主动与区分中心对接沟通,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解决问题。八角街道主任张晓磊表示,街道还建立了市民诉求综合调度指挥平台,与市、区的管理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市民反映的诉求只需线上点击接收,就能第一时间通过平台转到相应职能科室,保证了落实首办负责制后街道处理更多诉求的服务响应能力。目前,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和古城街道都已建成街道级的综合调度指挥平台,整合了原先分散的市区诉求服务热线、城市管理办公室、网络舆情等,形成“市、区、街”三级“接诉即办”全流程工作体系,统一派单、督办,综合指挥调度,实现事件“一网统筹,一键派单”。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副主任李留星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接诉即办”服务水平,石景山区就居民反映问题集中的领域,还从区城管委、住建委、市场监管局等主管部门选拔优秀青年干部到“接诉即办”一线挂职,对工作人员就接诉受理、办理流程等业务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干部接办能力,全面提升为居民办事水平。
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获悉,经开区将深化城市场景革命,吸引各类技术离开实验室来到经开区,通过推动示范应用、加强产业生态建设等举措,让城市成为创新的第一现场。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到达单位,在单位只需看着智能操作系统、管理机器人进行生产制造……这样的场景在北京亦庄正在或即将成为现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应用场景是产业落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经开区将在北京率先建设“场景新城”。其中,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开区正在推动自动泊车系统、充电停车场在更大规模示范应用,加快智能车载平台、车路协同通讯联网、城市交通管理、智慧停车、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应用,探索适应特大城市的开放性智能交通基础服务。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提升5G应用基础核心能力,支持基带芯片、高频高速通信等5G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相关企业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业态,进行新一代移动通信与计算平台的创新研发及产业化,推动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同时,未来经开区还将陆续发布“无废场景”等系列城市“场景”。
- 上一篇: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十六期
- 下一篇: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