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十期
2019-06-28
【要闻】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占胜一行到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观调研
★驻京人才工作站参加“2019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高峰论坛”
★驻京人才工作站参加“文创链接未来”创投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新闻发布会
【简讯】
★工作站就“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互联互通应用平台”修改等问题,与开发企业海瑞科技进行沟通交流等6则
【京津冀动态】
★北京发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工作要点:安排90项具体任务
★北京调整购房资格审核:个税缴纳为零“看”社保
★唐山滦南县今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5人
★中关村创业大街发布“翼”计划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
★天津出台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要闻】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占胜一行到
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观调研
6月13日,鄂尔多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占胜,市民委主任雷斯仁一行莅临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观调研。市政府办公厅调研员伊莉亚,驻京人才工作站主任孙玉香陪同调研。
一行人参观了鄂尔多斯展示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展厅、名优特展厅以及工作站多功能大厅、培训教室等功能区域,了解了工作站整体布局及各场地功能,并通过观看宣传片、听取讲解等方式,详细了解了鄂尔多斯市整体概况、鄂尔多斯市人才载体建设以及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相关图文影像展示。
在随后的交流中,双方就驻京人才工作站建设、展厅展陈等方面事宜进行了探讨。雷斯仁主任对我站展厅建设、“三引”工作开展等一系列工作予以赞扬,并表示,驻京人才工作站各展厅的设立对于广泛宣传鄂尔多斯、发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市民委将积极支持驻京联络处人才工作,同意为工作站展厅进一步补充图文资料、展陈品以及相关特产,共同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参加
“2019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高峰论坛”
6月21日,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赴中关村中国电子大厦参加了由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共同主办的“2019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活动突出“中关村”和“智能+”两大主题要素,致敬中关村作为中国硅谷在信息科技时代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创新创业精神,分享“智能+”时代关于行业发展趋势判断的真知灼见,倡导夯实智能制造、数字云服务等“智能+”设施的基础作用,探索“智能+”在教育、医疗等跨界领域的落地场景应用。
活动现场大咖云集,人气火爆,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科建、新东方、中公教育、腾讯、京东、佳能医疗等国家机关、学术机构、科研单位和社会企业的近300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企业家和高级职业经理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爱奇艺、北大找到小鱼等媒体平台对本次论坛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
在本次活动中,演讲嘉宾高屋建瓴、直切行业本质的现场分享使得工作站一行受益匪浅,对信息科技“智能+”时代有了更新、更全面的了解认识。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了驻京人才工作站与“智能+”领军企业及北京大学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更好的把握全国最新信息科技方面相关项目、企业与人才的情况与现状,为更好地完成“三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驻京人才工作站参加
“文创链接未来”创投高峰论坛暨第三届
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新闻发布会
6月27日,由人民网与鄂尔多斯市政府主办的人民网“文创链接未来”创投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演播厅举行。人民网副总裁宋丽云,鄂尔多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苏翠芳,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王挺,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刘建勋,中国社科院国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王齐国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参加启动仪式。
会上,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刘建勋发布了大会总体安排及筹备情况;中国社科院国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威作了主题发言;鄂尔多斯市文旅集团发布了“鄂尔多斯礼物”征集评选活动公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浪网、腾讯网等4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此外,活动中,来自内蒙古的青年文艺才俊带来的精彩民族特色歌舞表演,为整场新闻发布会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赢得了参会人员的阵阵喝彩。
通过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驻京人才工作站学习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新趋势,为下一步更好的对接京津冀地区文创领域的人才、资本、创意资源打下基础,为我市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更好的服务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做好相关工作。
【简讯】
6月下半月,驻京人才工作站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1、工作站就“鄂尔多斯市驻京人才工作站互联互通应用平台”修改等问题,与开发企业海瑞科技进行沟通交流,详细整合、拟出该平台在测试应用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并要求开发企业尽快修改完善,为平台顺利上线运行做好准备工作,努力推动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
2、依托乡情为纽带,驻京人才工作站、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拟以“乡音、乡情、交流”为主题,邀请鄂尔多斯在京高校学子共同开展“情系家乡 共创未来”分享交流主题沙龙。通过与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协调沟通,获取并整理了2014-2018鄂尔多斯在京高校(清华、北大、人大)学子联络信息。目前,活动正在策划准备阶段,已经完成策划方案及活动海报的制作。
3、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学院团委实践部交流对接"201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暑期‘启航计划’社会实践"相关事宜,并为该项活动拟定详细出行计划。下一步,工作站将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委进一步确认出行计划,并协调对接市里各拟前往参观实践单位,合理安排清华大学研究生实践团食宿及行程,最大程度为活动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4、与上海风语筑设计公司详细对接工作站展厅内各媒体设施内容更新事宜。完善并提供了鄂尔多斯9个旗区、17个工业园区相关资料与视频。目前工业屏已经修改完毕,部分未到位视频将在后续继续补充。
5、为进一步拓展工作站路演活动方式,达成与全市各大园区快速联系、视频会议、远程展示的目的,工作站与远程视频服务提供企业小鱼易联深度对接,详细了解了设备相关参数、报价、服务效能等相关信息,下一步将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赴工作站对场地开展实地评估,确定最终采购及安装方案。此外,工作站还与位于鄂尔多斯市委党校智慧党建总控调度中心对接沟通,就共享小鱼易联视频直播系统相关权限等问题进行交流。
6、为进一步提升工作站展厅讲解服务质量,工作站派展厅讲解员赴上海风语筑总部参加为期一周的讲解员专项培训,培训包括普通话、礼仪、形体等课程内容,全方位提升了讲解员业务综合素质。
【京津冀动态】
北京发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
工作要点:安排90项具体任务
6月3日从北京发改委获悉,为统筹落实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任务,北京市制定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工作要点,并于近日印发实施。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协同综合处处长周浩介绍,北京今年工作要点共安排90项具体任务。其中,疏解非首都功能14项,支持推动雄安新区及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19项,推动生态、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36项,深化协同发展改革创新16项,进一步完善推进协同发展工作机制5项。同时,高质量高标准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落实京冀两省市《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抓好4个“交钥匙”项目开工建设。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今年,北京将落实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通州区总体规划,完善各组团、各街区规划。抓好城市绿心建设,完成7000亩绿化任务,力争绿心内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个文化设施项目动工。据周浩介绍,北京今年90项工作要点中,涉及天津的31项、河北的50项,已分别纳入津冀的工作要点和日常工作,实现了三地工作要点交叉衔接。北京将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落地实施为抓手,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善用市场化机制,在更高水平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
北京调整购房资格审核:个税
缴纳为零“看”社保
北京住建委6月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购房资格审核中个人所得税政策执行标准的公告》的补充公告。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公告》称,2019年1月1日后,购房资格申请人因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而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如其当月社会保险正常缴纳则计入个人所得税累计缴纳月数,且此后各月只审核申请人社会保险缴纳情况。此外,原公告中“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税的纳税人”,根据新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为“按‘经营所得’缴税的纳税人”。
唐山滦南县今年引进各类
高层次人才105人
今年以来,唐山滦南县按照“1+2+3”总体思路(坚持一个原则,突出两项重点,搭建三类平台),坚定不移实施“聚贤引智兴业”计划,瞄准重点产业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聚贤、育才、引智,积极举办各类人才活动45场,签署项目技术合作协议10余项,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5人。
坚持一个原则。滦南县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县发展大局谋划推进,健全党管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及时调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县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3次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同时,在可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50万元作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兑现各级科技创新支持资金700余万元。
突出产业重点。针对军民融合产业,成立军民融合产业协会,组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引入产业基金,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举办军民融合产业专家对接活动3场;与哈工大联合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建设创新研发中心;引进哈工大、航空航天系统高水平专家20余名,促使多项科技成果转化;3家军民融合企业落地。针对新材料产业,建设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引进华北理工大学全职博士1人,高级工程师3人,引进项目2个。针对农业产业,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昌黎果树所等农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长期服务滦南的专家达20余人,其中包括李德发、曹福亮2名院士,建成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2个。针对海洋经济,邀请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到企业开展服务,筹建国家级海洋牧场1个,引进全职博士1人,柔性引进专家5人,引进鱼类新品种3个。针对教育、卫计系统高层次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失问题,出台《关于2019年教育、卫计系统选聘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等文件,积极选聘高层次人才,已引进研究生12名,近期又拿出31个编制选聘研究生。
突出本地人才培育。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在南开大学等地举办企业家培训班5期,培训经营管理人员200余人次;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邀请京津等地医学、教育、农业和科技等领域专家学者到滦南县举办讲座20余场次,到山东历城、北京、南京等地举办培训班,累计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0余人次,培养出省管优秀专家、省级骨干名校长、省创新英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2人;实施“人才工作者素质提升工程”,在山东、井冈山、红旗渠等地举办人才工作者培训班3期,组织人才工作者到浙江东阳、桐乡、玉环学习考察,开阔了人才工作者视野,提高了服务人才的能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在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寿光等地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20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0人次。
搭建三类平台。通过搭建人才对接交流平台,紧盯县域产业发展需求,编制了《2019年滦南县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依托滦南智库等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组织相关企业举办各类招聘会10余场,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次。通过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鼓励支持县内企业建立各类人才平台,目前建立各类人才工作平台65个,3项研发成果通过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搭建校城融合合作平台,成立滦南县校城融合发展协调小组,举行“滦南县·华北理工大学校企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滦南县·华北理工大学专家对接”“校城融合·企业家代表入校考察”等一系列活动,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
中关村创业大街发布“翼”计划
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
6月12日,中关村创业大街发布创业会客厅“翼”计划,整合政务服务、社会专业服务、创业空间资源、产业资源等资源,为初创企业、小微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中关村创业大街创新发展总监尹路明介绍,“翼”计划分为振翼、展翼、比翼三个阶段。在“翼”计划展翼阶段,中关村创业大街将聚焦初创小微企业的成长发展,为项目团队提供各项政策对接、产业对接和投资对接机会。比翼阶段,获得认可的团队有机会获得中关村创业大街自有投资基金或大街生态内投资机构的全方位投融资支持。中关村创业大街总经理聂丽霞表示,“翼”计划发布后,中关村创业大街将与国际、国内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一起,帮助更多想创业、在创业的人,为他们提供融资、市场、政策、宣传等服务,帮助创业者加速成长。据悉,创业会客厅“翼”计划发布仪式是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五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天津出台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支撑高质量发展,天津市近日正式出台《天津市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将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速创新型企业能级提升,加速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开展“雏鹰—瞪羚—领军”企业评价认定,培育一批“航母级”创新型领军企业。
到2020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0家。开发重点新产品1000项、“杀手锏”产品500项,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推动一批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到2020年,创新型企业梯队基本形成,“雏鹰”企业达到3000家,“瞪羚”企业达到30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达到150家,技术领先型企业超过50家。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跨界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更加明显。
到2020年,新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超过5个,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达到20家。高端人才、重大平台、重大成果、金融资本等要素高度集聚,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优良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科技创新环境指数保持全国前列。
为提升企业发展能级,天津市将鼓励企业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攻关,取得一批引领“四新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对首次获批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围绕智能交通、智能医疗与健康、智能商贸物流、智能金融等领域,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
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对在境内外资本市场首发上市的天津市创新型企业,给予500万元资金补助。
天津市将建立高成长企业分级分类扶持体系,制定企业分类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开展分类精准施策扶持。遴选一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雏鹰”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的“瞪羚”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并在行业内具有引领力和示范性的科技领军企业、领军培育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建立定期发布机制,实施入库企业动态管理。
“雏鹰”企业代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成长潜力创业企业。天津市将支持“雏鹰”企业融资发展,对获得银行贷款的,给予一次性市财政资金5万元奖励。“瞪羚”企业代表处于快速发展期的高成长壮大企业。对于首次入选的“瞪羚”企业,给予一次性市财政资金最高20万元奖励。鼓励有条件的区对租赁办公、生产经营用房的“瞪羚”企业,按年度租金的50%给予补贴;对新购自用办公、生产经营用房的“瞪羚”企业,购买当年按照2000元/平方米给予补贴。
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代表具备引领行业变革能力并受到市场认可的高质量创新型企业。对于认定的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含创新平台建设),分别给予财政资金最高500万元和300万元项目补助;对经培育后认定为科技领军企业的,通过品牌培育项目给予一次性市财政资金最高50万元奖励。优先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对技术创新突出、影响力极大的创新型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
天津市将实施创新人才队伍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借力天津市人才中介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领军企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企业家引进急需型人才提供便利。对天津市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的企业家按当年综合贡献给予一次性奖励。
实施科技金融助推工程。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向“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投资力度。对在促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形成具有创新性且推广应用达到一定规模效应案例的团队,给予最高200万元一次性研发补助。统筹使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并购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设立投资基金。对以上市为目的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瞪羚”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给予30万元资金奖励。
- 上一篇: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十一期
- 下一篇:2019年驻京人才工作站简讯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