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长城
作者:文档来源:发布日期:2017-05-20
战国秦长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所筑(公元前255年——前251年),故史学界又称“秦昭襄王长城”。
长城遗迹由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境内的牛孛 牛川西岸进入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新庙境内,沿 牛孛牛川西岸经朱开沟、漫赖梁进入布尔洞塔村的束会敖包梁;又经白家梁、蔓菁沟直至雷家村,向北进入准格尔旗西召乡碾房梁村,东抵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在伊金霍洛旗境内全长约40公里。
现今保存最好的一段位于纳林陶亥镇布尔洞塔村三社的束会敖包梁上。该段长城或埋于地下,或暴露于地表。其结构多为自然石片垒筑而成,墙缝既无引泥,又无白灰。保存最好的残高2米,宽3米余。另外也有部分夯土所筑,夯土层历历可见、薄厚均匀,夯窝排列整齐。在长城残段剖面上,发现有外绳纹、内布纹板瓦和筒瓦等遗物。
战国秦长城是中国古代修筑最早的长城之一,反映了秦国军事家深谋远虑的军事思想,折射出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的区别和联系,对民族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战国秦长城也是一条自然地理环境分界线,农业和牧业在这一地带交错发展、互相促进,对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4年7月20日,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公布战国秦长城遗址为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5月28日,内蒙古人民政府公布其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 票:免费
电 话:0477-8871115
地 址: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政府东约14公里的布尔洞塔村三社名束会敖包梁的山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