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资源是先人留下的无价之宝,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的再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显示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也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我馆根据上级的要求,并结合我市近年的全域文物普查活动,我馆专业人员对我市的几处近现代文物进行了普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近现代文物资源现状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辖七旗两区,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40公里,人口159万,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早在至今14万到7万年间,萨拉乌苏人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1457-1464年(明朝天顺)年间,蒙古鄂尔多斯部驻牧河套,始称鄂尔多斯,悠久的历史积淀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遗留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遗产,截止目前为止我市共有近现代史迹95处,其中近现代代表性建筑20处。 表一 鄂尔多斯新发现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一览表 名称 | 地点 | 类别 | 简介 | 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办公楼旧址 | 东胜区 | 重要机构旧址 | 始建于1954年,建筑为三层,面积4073平方米,2007年9月12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9月以原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办公楼为馆址成立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 | 巴图湾抗联旧址 | 乌审旗 | 传统民居 | 抗联旧址位于巴图湾村5小队。该旧址见证了巴图湾的抗战史。 | 纳林塔战备粮库 | 伊金洛旗纳林陶亥镇 | 构筑物 | 位于伊金洛旗纳林陶亥镇朱开沟村六社,原为农业合作社时所建。总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2平方米。房屋前门面上刻有“备战、备荒、为人民。”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十五个大字,保存完好。 | 纳林塔战备医院旧址 | 伊金洛旗纳林陶亥镇 | 传统民居 | 位于洛旗纳林陶亥镇朱开沟村六社。始建于六、七十年代,原为部队所建,共建有2栋,一栋为窑洞,土石结构,共有7间,另一栋为砖木结构平顶房,此类建筑在伊金洛旗保存较少。 | 巴图湾水库大坝及电站 | 乌审旗 | 水利设施及附属物 | 巴图湾水库大坝及电站位于无定河镇巴图湾村南500米,面积13135平方米。水电站始建于1957年,此电站在乌审旗水利建设史上有重要价值。 | 马良诚、顾寿由纪念碑 | 鄂托克前旗昂素镇 | 纪念设施 | 纪念碑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玛拉迪嘎查玛拉迪社区北200米高梁上,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马良诚、顾寿山二位烈士,于1988年7月10日重建而成。现成为鄂托克前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城塔烈士墓 |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 | 烈士墓 | 城塔烈士墓位于达拉特旗树林如镇城塔村西北200米,位于达旗八大孔兑之一哈什拉川与恩池沟交汇处向南的缓坡上,丘陵山地,地势起伏较大,面积10244平方米。 | 麻地梁部队营房旧址 | 准格尔旗薛家湾镇麻地梁村 | 传统居民 | 麻地梁部队营房所在地位于准格尔旗薛家湾镇麻地梁村村委会所在地,1966年建造,原为北空44团14连驻扎之地, | 泊江海子治沙站旧址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子镇泊江海子村内 | 典型风格建筑 | 泊江海子治沙站旧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子镇泊江海子村内。该治沙站旧址蓝砖红瓦起尖顶结构,门面要水洗沙面,上面画有树和菱形格等案,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 塔拉壕供销社 | 东胜区塔拉壕镇 | 典型风格建筑 | 塔拉壕供销社位于东胜区塔拉壕镇袁家壕村内。该供销社始建于1952年,为砖木结构瓦房,蓝砖红瓦,上面写有“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字样。供销社我国经济计划体制时期发展的重要见证。 |
名称 | 地点 | 类别 | 简介 | 宝日陶勒盖敖包 | 鄂前旗 | 宗教建筑 | 宝日陶勒盖敖包位于鄂前旗昂素镇阿日赖嘎查南4500米处的宝日陶勒盖梁上。海拔高度:1370米。敖包由主敖包、附属敖包,风马台、功德碑等组成。 | 天云山真武庙 | 无定河镇萨拉乌素村大房大房滩上 | 宗教建筑 | 天云山正值武庙位于无定河镇萨拉乌素村大房滩上,面积23791平方业。天云真武庙道教是在清朝宣统三年。该庙要我旗唯一一座道教圣地,对道教研究有重要意义。 | 合同庙敖包 | 伊金霍洛旗 | 宗教建筑 | 位于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合同庙嘎但(原合同庙乡政府)二社。敖包为民国进期所建,由1个大敖包、12小敖包和1个祭台组成,均用砖砌,外面用泥抹。 | 苏勒德敖包 | 伊金霍洛旗 | 宗教建筑 | 位于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苏布尔嘎查八社。由一个主敖包、12小敖包、祭台和香台组成,敖包由南向北一字型排列, | 席尼喇嘛纪念塔 | 革命烈士纪念塔东侧 | 烈士墓 | 席尼喇嘛纪念塔原坐落在革命烈士纪念塔东侧,于1958年10月26日落成。塔腰为云形,塔顶为三角形;塔身用蒙汉两种文字刻写有“纪念席尼喇嘛英雄”等顶部为红色五角星。整体皆为水泥砖混建。1988年3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席尼喇嘛烈士纪念塔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8月1日,乌审旗人民政府建立子保护标志。 | 罕台庙供销社 | 东胜区罕台庙镇 | 典型风格建筑 | 罕台庙供销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庙镇罕台庙村内。供销社总面积约270平方米,要我国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发展的重要见证。 | 甘德尔敖包 | 伊金霍旗 | 宗教建筑 | 位于伊金霍旗成吉思汗陵南侧约50米处,为纪念成吉思汗而建立。 | 杨家圪楞观音庙 | 东胜区塔拉壕镇 | 宗教建筑 | 杨家圪楞观音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塔拉壕镇白家梁村杨家圪楞社内。总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此庙要东胜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在三普中新发现的较为庞大的近现代观音庙。 | 六十棵榆树祭祀亭 | 鄂前旗 | 宗教建筑 | 六十棵榆树祭祀亭位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巴音希里嘎查西南11500米处与城川镇葫芦素村交界处的沙漠之中。海拔高度:1365米。祭祀厅由3处庙和1个敖包组成。 | 五慈庙 | 准格尔旗薛家湾镇 | 宗教建筑 | 该庙位于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窑沟村窑沟文化站旁戏台大院中庙座北朝南,青砖筒瓦,木刻廊柱,有五扇木刻穹形门窗,庙宇整体宽约15米,长约8米,当地人称“五慈庙”,庙与窑沟乡戏台相对。 | | | | |
二、我市近现代文物保护工作状况 1.大多数文物保护单位都建立了专门保护机构,落实了文保人员,核拨了一定的保护经费,建立了文物保护制度,做到了三落实。 2.配备了一些文物保护基本设备如灭火器、测温仪、测湿仪、感烟报警器、视频监控、扫描仪等。 3.聘请了部分社会义务文物保护巡查员。 但是在考察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和短板: 1、存在破坏文物、随意拆除历史建筑的违法行为:如在前几年近乎发疯的房地产开发和拆迁狂潮中被拆除的原伊克昭盟军分区大楼,该建筑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与原伊克昭盟盟委大楼、原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大楼等历史建筑为同一历史时期建筑,均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极有保护和纪念价值,完全可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可惜的是由于开发商的疯狂与愚昧,也由于文物管理部门对近现代史迹认识的淡薄和失职,使其被野蛮拆除,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惋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在文物修复过程中,违反《文物保护法》中文物保护修复规定原则,使用无古建筑维修资质施工单位,如前些年在对原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办公楼旧址(现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修复就是如此。 3、有的老建筑虽然后期经过了维护和修整,但是在修护中却用了很多现代建筑材料,违反了“修旧如旧”原则,使得维修老建筑面目全非。 4、文物保护经费短缺,虽核拨了文物保护经费,但具体落实到全市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只能是蜻蜓点水。 5、文物保护人才短缺,因没有编制,一些文博专业大学生不能引进,只能临时聘用,干一段时间便卷行李走人,而另谋高就,新鲜血液不能补充而死水一潭,青黄不接。 6、文物修复人才如古籍、古书画、壁画和“三雕”类及传统工艺匠人更是凤毛麟角,难以引进,更显奇缺,与国内先进单位如西安文物修复保护中心相比差距很大。 7、文物保护技术手段相对滞后,亟待提高,文物保护中的一些信息化高新技术如卫星遥感、三维文物激光扫描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gps定位等还没有应用。 8、一些文物单位如准格尔旗王爷府旧址、王爱召遗址因没有历史原貌依据和技术支持而不能修复复原。 9、个别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没有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防火防盗工作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10、历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和历史老照片等征集困难,文物来源少且要价过高而不能征集。 三、进一步加强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这些文物史迹是我们鄂尔多斯一部凝固的历史,是一个民族最为真实的记忆。保护文物,保护老建筑,实质也是保护历史,延续了历史根脉。科学保护利用现有近现代史迹,及时制定近现代史迹保护的地方法规,从组织制度上加强对近现代史迹保护,及时制止对近现代史迹的破坏行为,同时尽快组建旗(区)、镇、村、居民四级保护网络。尽快制定近现代史迹保护规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的强大的宣传功能,多角度、全方位呼吁社会公众提高保护近现代史迹的自觉性和责任性。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近现代文保观念,充分认识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部门协调,真正把近现代文物保护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其次要宣传普及文物保护法规和常识,将宣传延伸到农村,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为保护近现代史迹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切实保护好这些不可复制的近现代建筑史迹,需要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也需要社会大众的支持和参与。 保护好近现代史迹其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 1、对于继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2、对于国家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及民族学、民俗学及地域文化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对记录了众多历史文化信息、空间,为复原或探寻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史具有其它形态的文化特质无法替代的价值。 4、对于地区风貌特色延续及发展旅游经济和促进地区文化多元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近现代史迹是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对我们一个国家及其人民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保护好近现代史迹就是维护前代物质文化遗存,就是保护民族风格和民族元素,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必将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睦相处意义重大而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