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展陈设计应用 在文化传播中的几点思考(四)
来源: 作者: 日期:2016-11-28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二)形式设计的通俗化处理与辅助展示的相互协调

博物馆展陈设计目前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中包括了环境艺术、装饰艺术、声学、光学甚至是机电、科技信息技术相关联的一门科学艺术,这样复合型的设计是展陈设计区别于其他一般设计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优点是使观众能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和行动置身于交互、智能、仿真、虚拟的展示环境,更具参与感和沉浸感,使博物馆在原有功能上,增添了科学性、趣味性完美结合的新模式,但缺点也同样突出,大量的高科技运用造成了“花团锦簇”的展示效果,忽略了文物信息的真实保真,对于展陈的深入感、节奏感却是极大地破坏,是博物馆展陈设计一贯追求的简约、明快、庄重、素雅风格的背离,所以展陈设计如何通俗化处理,将大量的辅助展示真正成为内容的补充,形式的升华才当前展陈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新技术、新设备运用的规范化细分

当前博物馆一般对多媒体、灯光、随游导览等设备的使用方面,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是对上述设备的适用范围没有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如大量的音响设备的使用所产生噪声破坏、大量冷暖光源的繁复使用所产生的光学、温度对文物的破坏作用,以及细分不同种类文物所对应使用的照明设备及音频设备详细参数及适用范围,如何在展陈设计过程中尽最大可能降低对文物的损坏程度。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国家或行业协会有义务、有责任出台《博物馆展陈设计适用设备细分规范》来规范这些设计要求。

(三)博物馆展陈设计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面对新时期博物馆展陈设计工作的不断发展,这项历史性任务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基本概念,设计者必须同时要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结构设计表达,精益求精的灯光渲染,恰如其分的媒体简析,身临其境的情景再现等基本素质,而这些修养的锻炼需要长期的单位培养及自身的不断探索。最主要的要建立各行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文博相关协会承担起培训交流责任,部分高校设立专门专业,对有志于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加强专业培训,通过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来提高目前展陈设计的整体水平。


上一篇:伊克昭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萌芽——独贵龙运动(一) 下一篇: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展陈设计应用 在文化传播中的几点思考(三)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 Ordo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0593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