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前我国博物馆存在的痼疾 1、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已达3470个平均4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据资料显示,在全国2400多座博物馆中大约2/3仍处于生存困难状态中,其中主要以西部为主,以中小博物馆居多【4】,建馆难,兴馆更难。国内很多博物馆是盲目建设和设计,并不理性,建馆决策程序非科学化,无建馆持序发展意识,使展示设置与运营管理严重脱节,沿用无自身创造性思路的设计和展示设计,盲目抄用,造成主题雷同,创意低下。 2、展览内容过时,陈旧、展品乏善可陈、布展生硬死板,图解说教味浓重。博物馆陈列长年不变,很多展品用复制品替代,博物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功能不够完善设施比较落后的情况,其表现为博物馆库房狭小;展厅不足,大量藏品无法展出,藏品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博物馆的地方特色不够突出。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也被严重低估了,其次缺乏公众服务区,不能满足教育和服务要求。 3、我国的博物馆展览内容相对空洞,展品对参观者的吸引力有限,文物征集缺乏有效的征集渠道,博物馆与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媒体之间缺乏沟通,这些都影响了博物馆扩充馆藏,改善展品结构,提升吸引力。 四、如何推进创新 在互联网等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公众对博物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博物馆应加快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学习科技的需求。传统的博物馆之所以被观众淡忘,关键是观念比较陈旧,理论研究滞后,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面向新世纪,树立现代意识、精品意识,以全新的视角对博物馆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审视,从陈列内容到形式,从设施到管理,按知识创新的要求对陈列展览作前瞻性研究,把握历史信息的闪光点和当代文化需求热点,有的放失推出陈列展览精品,在形式上必须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社会教育心理和现在审美要求,在展示理念方法上进行大胆变革,突出形象性,追求历史感;突出艺术性,追求悦娱感;突出科技性,追求现代感;突出地方性,追求民族感。 在宣传形式创新方面,目前国外的展览已用三维电脑作数码记录,再现后的视频图像,如身临其境,通过卫星天线网络,可对国内和国际博物馆联网,获取大量信息,编辑各种题材的内容,定期向观众放眏,使人们在参观的同时,可以观看大千世界的虚拟博物馆。博物馆要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关键是要拥有观众,这就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出正确的经营策略和方式。作为地方博物馆,首先应以社区文化建设为中心,根据不同观众,策划富有特色的博物馆文化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横向联系,与机关、部队、学校等单位开展共建活动,以确定博物馆在基本观众群,必须树立“观众第一”优质“服务”的思想,开展请您参与,因人施讲、信息咨询等服务活动,同时要树立人才意识,人才战略,制定出有利于人才培养和高素质人才的输入,学术研究和业务建设的一系列管理机制。在资金使用上,保证创新成果和业务发展经费。已促进专业研究工作向高起点,高水平迈进,做到以项目促成果,经成果出人才。 五、结语 21世纪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三个根本转变:一是实现博物馆现代化,从旧的管理模式向现代文博事业转变,二是实现博物馆社会化,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向社会充分开放转变;三是实现博物馆多元化,从单一的国家办馆体制向多种体制转变。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强化创新意识,制定创新策略,建立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实践,形成从思想到实践,从目标到方法的创新系统,最终实现博物馆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宋向光:《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调整的解读》,《中国文物报》2009.3.20 【3】杨玲、潘守永:《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P91-98 【4】崔波《博物馆:高校风景里被忽视的沃土》、《中国文物报》2009.11.4 《神州民俗》2015年5月期 作者:李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