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区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内蒙古地区创建的一块革命老区。它地处陕甘宁边区北部边陲,其中心区域包括西乌审的乌拉尔林点力素、巴图湾、纳林河、大小石砭、掌岗图、东西排子地;鄂托克旗的董家池、二道川、三段地、城川、珠和(召皇)、查干陶勒盖;桃力民的木凯淖、大克泊、乌素加汉、木花梢、红石头石井、五台塔井;准格尔旗的黑界地、魏家峁、马栅、万家寨、四道柳、羊市塔;达拉特旗的白彦布拉(青达门)、河洛图(耳字壕)、呼斯梁(刘根渠)等地。其外围区域曾延伸到阿拉善、陶乐、中滩(白彦花)一带。南起陕北三边(靖、安、定)、北达大青山、西自贺兰山、东至喇嘛湾、万家寨。东西横向六百里,南北纵深120公里。
鄂尔多斯革命老区曾是绥蒙工委,伊盟工委、伊东工委、伊西工委及所属乌审、鄂托克、城川、桃力民、包(头)固(阳)工委和包头县委驻地。它是保卫大西北的北门锁钥,是坚持华北抗战的前哨阵地。它不仅对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开辟绥远抗日根据地起到桥梁作用,而且对伊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起到了指导作用。
(信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