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还盐池(一)
来源: 作者: 日期:2018-08-08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宁夏盐池、陕西定边和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前旗三省区交界处,盛产池盐。方圆百里,分布着10多个盐池。其中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北大池、苟池、敖包池,历史上属于蒙地,经营管理于蒙人。

     经营盐业,一本万利。据1 940年统计,仅北大池、苟池和敖包池就年产盐103090驮(合1442万斤),价值24万元。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监督盐务,征收课税。战乱年代,这里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平时围绕盐池所有权问题,蒙汉两族之间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兵戎相见之时。

     历史上,蒙地盐池所产食盐,均由汉族盐民运往内地,换回丝织品、铁器等商品。盐业成了沟通蒙汉两族经济、文化的渠道。花马池就是因该池产盐与蒙地换马而得名。但是,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奉行民族歧视政策,对蒙民盐池巧取豪夺,强行占据,成立起各式盐局,只向蒙民缴付一定租金;而蒙族上层也在反动统治阶级的唆使下,不断南下侵扰盐业生产,造成了历史上一系列的民族纠纷_o特别到了民国年间,马鸿逵控制盐池后,对蒙汉盐民更是横征暴敛,挑拨离间r因而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

     1936年,红军西征,解放了盐池、定边两县。随即派国民经济部长毛泽民到三边主持盐业。毛泽民和西征红军政治部主任刘晓同志,在组织军民发展生产的同时,十分关心蒙民利益,为体现党的民族政策’,团结蒙民共同抗日,决定将从马鸿逵手里夺回的北大池、苟池、敖包池,退还蒙民。但是退还盐池的决定遇到两重困难。

   

                                                                                                            延光先

上一篇:退还盐池(二) 下一篇:调解乌鄂冲突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 Ordo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0593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140号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