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党在伊盟工作的总方针(七)
来源: 作者: 日期:2018-06-26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1948年夏天,伊盟支队打下马场壕以后,对驻在那里的蒙古武装实行了宽大政策,伊盟支队正、副司令员王悦丰和高平分别对敌被俘官兵进行了宣传教育,使其了解:我们到达旗来是为了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不是要和蒙古人为敌,只要他们今后再不追随国民党,我们就既往不咎。被俘官兵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以后绝不再反对共产党和解放军。于是给他们发还了枪支,将其全部予以释放。  

         这样一来对达旗王府和蒙古部队震动很大。当伊盟支队刚进入达旗边境时,王府很害怕,集中了八百多人的蒙古军准备顽抗,通过这件事他们便完全改变了态度。马场壕的这支蒙古部队以后不仅不再反对我们,许多还当我们的义务情报员,多次为我通报敌情。这样,由于蒙古武装采取了中立或同情我们的态度,使我们得以集中目标,全力以赴地对付国民党自卫军了。  

         同样,坚持在西部地区的伊西工委在恢复和加强乌审、鄂托克党组织,坚持游击战争的同时,也拿出很大力量开展了西四旗王府的统战工作,这些工作,在孤立顽固派,团结进步力量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19491月的乌审旗王府起义以及后来的杭旗和鄂旗南部的和平解放除了全国和全盟形势的急剧变化这个基本原因之外,统战工作也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

          总之,党对伊盟工作的总方针对于团结蒙汉各族人民,争取民族上层,分化瓦解敌人以及消除民族隔阂,增进蒙汉团结等方面均起了巨大作用。在这一总方针的指引下,各阶层人民纷纷觉醒,不少王公上层人士也站到了人民群众一边,从而出现了蒙汉各族、各阶层人民团结战斗,共同对敌的局面。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国家。新中国诞生不久,194911月,伊盟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扎萨克旗胜利召开,会议期间选出了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伊盟人民从此永远地站起来了!

          注释:

          1948~1 0月西北局关于伊盟当前政策问题的指示。

          ②郡王旗给伊盟盟政府的呈文。

          ③沙克都尔扎布1943关于“伊盟事变的通电"

          1948-~1 0月西北局对伊盟当前政策问题的指示。

          1946-~22 1日西北局讨论伊盟工作的记录。    

          1948-~-1 0月西北局关于伊盟当前政策问题的指示。

                                                                                                                                                                     本文选自《伊盟革命斗争史料》第2    


上一篇:调解乌鄂冲突 下一篇:解放战争时期党在伊盟工作的总方针(六)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 Ordo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0593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140号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