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盟、宁夏及陕北诸县的蒙汉回各族人民早有友好往来,虽受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民族歧视政策的破坏,始终不能阻隔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商业交流。西征红军解放定边、盐池2县以后,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决定将被马鸿逵霸占的原属蒙地的盐池退还了蒙民,取得了鄂托克旗民族上层章文轩对我党的信任,从此,南来北往的蒙汉牧民、商旅络绎不绝。 为了发展这种有利形势,进一步开展少数民族工作,特于1 936年6月,在定边成立中共蒙古工作委员会,以后改称少数民族委员会。蒙古工委在其成立不久,即1 93 6年后半年,筹备建立了牧民招待所。当时在定边开展新区工作的国民经济部部长毛泽民同志积极支持并参与牧民招待所的筹建工作。 牧民招待所设于定边城的一处叫万聚永的商号大院内,与蒙古工委隔街相望。招待所属蒙古工委总务科管理。所里设有客房、马厩和食堂。因经常接待来自宁夏的回族群众,所以特增设了回民专灶。不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回民招待所,设在原招待所邻院。由蒙古工委回族干部马宗标和原回族支队队长金山寿负责。 牧民招待所建立以后,每天都要接待十几、二十个蒙、回牧民。招待所工作人员除盛情招待他们外,还领他们参观苏区生产建设情况,向他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并托他们带回苏区政府对广大蒙、回人民及上层人物的问候和邀请。临走,还要送他们一些绸缎、皮料、地毯等贵重礼品。 此后,蒙古工委又在鄂托克旗三段地增设一处牧民招待所。通过这个招待所向当地牧民和上层人物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开展党的工作。招待所的负责人是金生华同志。 我党早期的牧民招待所规模虽有限,但它却成为蒙、回少数民族认识苏区面貌,了解我党政策的窗口,是我党宣传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工作的阵地。 本文选自《伊盟革命斗争史料》第4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