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区的革命遗址(五)
来源: 作者: 日期:2016-08-08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十二、准格尔旗工委成立地址

19393月上旬,伊盟工委派王光先、郝文广、郝文卿在准旗头道柳成立了准旗工作团,至9月改为准旗工委,负责人王光先,成员郝氏兄弟两人,又增加了李怀勤。下辖头道柳、三道柳、敖劳布拉、乌兰布拉4个党支部,至1941年底星散。 十三、中共川西区委活动地址 1940年,中共川西区委在青达门、白彦布拉、罕台川一带成立,书记杨柱。下辖李家渠、戴家渠、邱家渠、川西等党支部。

十四、准东地区党总支活动地址

194710月,在准格尔旗魏家峁成立了准东地区党总支部,书记李文英,下辖尖山、岔路嫣、魏家峁、大口、公盖梁、塔深尔墕等党支部。同时,在黄河两岸边的党三窑子、五兑沟子也建立了党支部。另外,在大青山南麓准旗东河套川的白青窑子也建立了党支部,归中共北方局领导,不属于伊盟工委。

十五、乌兰吉林庙会议旧址

乌兰吉林喇嘛庙座落在鄂托克旗桃力民村东北面一块长满马莲、寸草的沼泽盆地,是一块北高南低生长着沙蒿、柠条、沙竹草的丘陵沙地。

194011月中旬,师长马腾蛟和国特钟孝忠等人以国民党第八战区副长官马鸿宾的名义,在乌兰吉林庙召开国民党驻桃力民地区军队头目和各旗保安司令的军事会议。八路军十八集团军上校联络参谋主任杨一木也突然接到马鸿宾的通知,让其赴会。会议是以马鸿宾副长官的名义召天的,但马鸿宾本人并没有出席,是第八战区政治部主任钟孝忠主持的。参加会议的有马腾蛟、钟孝忠、高志凯、苏开元、纪松龄、越兆仁和各旗保安司令等十几个单位的头目。

杨一木领着曹布诚副官和几名警卫员到乌兰吉林庙参加会议。只见庙前戒备森严。警卫员留在庙的前院,杨、曹进入会场。一进门就看到对面挂着一条横幅大标语,上面写着:“欢送八路军荣归原防”。马腾蛟部的一位参谋是中共地下党员,在杨一木脱大衣的时候,迎上来接大衣,顺手递给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注意、注意!”几个字。 会场寂静无声,参加会议的人已经到齐就坐,气氛异常紧张。会场内摆着一列长条桌凳,两侧坐满了人。马腾蛟和钟孝忠坐了正面。杨一木进入会场时,他们都起立欢迎。这时,钟孝忠宣布开会,讲了几句话后,念了一个所谓国防部来的电报命令,内容是要八路军回到原地驻防。他又讲了一顿抗日的大道理后,说:“你们八路军在这里驻防,蒋委员长和国防部都不知道,请你们荣归原防。

钟孝忠的话音一落,杨一木就据理驳斥,单刀直人地揭露了这个所谓国防部电令的阴谋。杨说:“国防部和蒋委员长既然不知道我们在这里驻防,怎么又要打电报叫我们走?我军有总部,给我们的电报不发到朱总司令那里通知我们,为什么发到你们第八战区政治部通知我们?如果我们撤回原地,这块地方要让给谁?……”这时,钟孝忠插嘴狡辩说:“因为你们是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所以国防部电令由我们来通知。”“留守处?留守处有我们的肖劲光主任嘛!”杨一木继续答辩,说:“当前抗日局势日趋严重,德王、李守信之流企图南犯,坂垣师团也要有大的行动,诸位应当以大局为重,考虑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联合抗日。可是有些人不以抗日为重,就想搞摩擦,是吃摩擦饭的!”马腾蛟听到杨说“有些人是吃摩擦饭的”时有些紧张,随即起来给杨倒了一杯水,也没有吭声。会场寂静,只有22军一个姓智的代表少气无力地说了句“以抗日为重,抗日为重”。杨一木接着说:“是啊!有的人不以抗日为重,不把枪口对准日寇,却对准八路军,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应当很好的想一想,该不该?……”会场死一般寂静,只有阵阵咳嗽声。这时一个道貌岸然的自卫军头目接着说:“我们要精诚团结,诸位有话要心平气和地慢慢讲。”大家不置可否。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军事会议变成了一场辩论会。钟孝忠尴尬得很,马腾蚊也骑虎难下,急忙宣布休息。在吃饭的时候,钟孝忠默默无声,灰白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只有马腾蛟装模作样地说:“电文不是抄的,不要误会。”杨一木说:“哪有这样的误会?我们带有电台,要不联系一下?”马腾蛟不语。

饭罢,杨一木带上曹布诚和警卫员回到伊盟工委驻地乌素加汉村,先给党中央发了电报,并给新三师乌兰夫通了气。随后,将伊盟工委和骑兵三营的伤病员、家属送到陕北张家畔;同时,还给马腾蚊去了一封信,希望他能以抗日大局为重,表明我军绝不首先打第一枪的态度。马腾蚊解释说,他们是临时来这里驻防,不存在别的意思。不久,他们撤走了一个团,留下两个团。其时,局势一天天紧张起来。马腾蚊的一个团放了排哨,我骑三营增加了班哨,真是人不卸甲,马不离鞍,随时准备战斗。这时,新三师也有调走的传说。杨一木旋即去新三师探询白海风师长的态度,杨说:“如果他们要搞起反共来,你准备怎么办?”白海风为难地说:“不要对立,愿意为抗日效力……”看来,白师长是不赞成起义的。

1941年春,刘瑞森从边区来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内容是:我们对付国民党顽固派,政治上要摩擦来反摩擦去,军事上是积极防御。新三师现在不能起义,伊盟工委和骑兵营全部安全撤回边区。经过讨论,大家认为中央的指示完全正确,因为乌兰吉林庙会议就是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前兆;从伊盟当时的军事力量衡量,我军只有骑兵营三个连加一个排,总共不足四百人。要打的话,就得增加点兵力。若要再增加许多人马,人要吃饭、马要喂草料,就连喝水都是个大问题。从敌情方面看,除了宁夏来的马腾蚁的两个团,还有傅作义从后套派来的一个师,又有何文鼎的26师把通往边区的几条路都占领了。针对这种情况,遵照党中央决定,伊盟工委率部撤出了桃力民地区。 十六、城川农牧场和王震井 1942年前后,由于日寇野蛮侵略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打败日本侵略者,王震将军指挥359旅九团响应党中央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号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指战员们背着枪,扛着生产工具,踏着《南泥湾》、《兄妹开荒》的歌声,早出晚归,开荒种地。两个战士一把镢头、九个战士拉一支耧,在城川黑圪挞、北沙畔、黑梁头一带,种有3千亩的土地。丰收年景收获过400余大石(每石600斤)粮食。产下粮食军政人员吃不了,九团团部生产大队长高锦武联络城川蒙汉自治会,责成韩有世、杨吉拉太开作坊,榨油、流烧酒、养猪、喂糟牛,生产军民日用品,促进物资交流,保障军民供应。

1943年,八路军九团三营二连的指战员为了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在黑梁头的黄海子村(今杨占林家门前)开凿出一眼直径1米、深20米、水深6米的水井。水源缺乏的旱梁地能打出一眼泉水丰富的甜水井,真是天赐良泉呀!它比早先高岗带领骑兵游击队在羊场壕打的水井更成功。老乡们兴致勃勃地说359旅有福气。人们饮水思源,至今不忘王震将军领导的359旅的卓著功勋,一直称这眼水井为“王震井”。上世纪80年代,由旗党史办出资,在水井上立了一块碑,以资纪念。

1945年春,城川办事处从九团生产大队长高锦武手上接收了359旅种过的熟地,在羊场壕办起了一个农牧场,场长开头是赵英兼任,以后是刘勇飞、白占元。从头年王占江种的1犋牛的土地基础上,二年发展到5犋牛的耕地,约1600亩。丰收年景收获粮豆60余大石(每石600斤);牧羊发展到2百多只,牧牛达到80余头。 1947年,国民党进犯,城川办事处撤退,农牧场把粮食下窖,由高化山、王小虎把优良牛羊选拔出来,赶到陕北闲木湾子、青坪一带,拍卖成钱,交给办事处会计阎耀先,作为军需经费。不久,由城川叛军黄玉堂指使梢脑马西等把种地的白生财和农牧场邻居高家逮住严刑拷打后,把埋藏的粮食和留下的牲畜全部抢走。

作者:赵崇理(原鄂前旗党史办主任,史志出版系列副编审)


上一篇:鄂尔多斯地区的革命遗址(六) 下一篇:鄂尔多斯地区的革命遗址(四)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 Ordo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0593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140号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