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的军民武装斗争(六)
来源: 作者: 日期:2020-08-13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1950年3月26日,伊南剿匪开始,作战部署是:榆林步兵师、伊盟军区2、3支队,由王悦丰司令员、王仁法副司令率领,留守乌审王府寨子,宣传群众、保障后勤和清剿当地残匪。

骑五师13团、伊盟军区1支队,由吴广义师长率领,组成右路军西进。

五师14团,军区4支队,由副司令高平、参谋长武能齐及张华庭率领,组成左路军南下。

4月2日,左路军进入乌拉尔林,沿海流图、50里明沙、纳林河,直奔枳机滩,又进入花儿滩,封锁了敌人东逃北窜之路。

4月6日,右路军南下巴图湾、大小石砭,又于7日下午追至鄂旗南部黑圪垯,正遇上开“反共誓师大会”的张世华、高怀雄、张庭芝、宗文耀四匪近千人。13团、1支队猛扑敌群,一场激战,毙俘90余敌。

12日拂晓,右路军在鄂旗旱梢敖包加汉和小纳林又抓住了北逃之敌,再次痛打,打伤了匪首张庭芝,并夺回了被敌人掳去的我方运粮骆驼队。相继又碰上了鄂旗保安司令奇孟克部,1支队穷追10余里,俘获奇孟克及部属30余人。

16日,左路军北上追至乌审旗陶利北部的会拉呼梁,抓住了逃敌。我军立即将敌军从沙梁南侧压迫到南平滩作战。在4支队的堵击下,14团高举战刀,杀入敌阵,砍死80余敌,成为著名的“会拉呼梁大捷”。

5月5日,右路军再度出击南下,在陶利北部大沙漠中抓住了匪团。我13团、1支队英勇战斗,打死了东乌审大队长大巴图,毙敌40余,俘敌60余,取得了歼敌百余的胜利。成为伊南剿匪中著名的“陶利大捷”。

经过黑圪垯、旱梢、会拉呼梁、陶利四次打击,伊南奇、宗、张、张、高5匪的四分之一被歼,其余9百余敌被打散。



上一篇:无 下一篇:鄂尔多斯的军民武装斗争(五)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 Ordo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0593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140号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