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的独贵龙运动(三)
来源: 作者: 日期:2019-11-08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鄂尔多斯地区早于1858年、1866年和1879年、1880年在乌审、鄂托克先后两次爆发了反抗封建暴政和苛捐杂税的独贵龙运动。以后从1896年至1926年,鄂尔多斯地区的独贵龙运动此起彼伏,绵延不断。斗争的锋芒直指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凌和封建王公、军阀地商的狂暴掠夺。据史料记载:从1858年至1891年,鄂尔多斯独贵龙运动主要是反抗封建统治阶级。他们经过无数次的反抗斗争,有力地打击了盟、旗两级王公的嚣张气焰,迫使一些札萨克向人民做了一些让步,减免了一些苛捐杂税。特别是清朝理藩院在乌审旗独贵龙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罢免了乌审旗暴君斋旺庆的札萨克官职。

1891年,陕北、伊盟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在官逼民反的浪潮中,以乌力吉德力格尔为首的乌审旗北部区独贵龙,一举捣毁了与王公相勾结而盘踞旗地的万盛魁商行,焚烧了房屋、帐篷和放高利贷的帐簿,抢夺了货物。事件发生后,独贵龙群众遭到王公们的残酷镇压而告失败。可是,边商们并不以此为满足,遂公推万盛魁掌柜吕侯旦为代表,状告乌审王府。诉状经神木二府衙门(清政府专管蒙旗事务的机构)和山西巡抚递交清政府理藩院。乌审王爷慑于上司的压力,主动要求赔偿私了。因索赔银两数目庞大,无法筹措,只好把乌审旗东北边沿万盛魁商行驻扎的通格朗一带约两千平方里的狭长地段割让给边商,才算了结了这场乱子。从此,人们便将通格朗地区叫做“飞地”,即不翼而飞出去的土地。它象一把长长的宝剑,插入蒙旗中间,故又称为“插花地”。

鄂尔多斯至今流行着一首叫《通格朗河》的蒙古族民歌,其中唱道:

讹走通格朗河的是神木的边商土豪,送来紧急命令的是王爷的狗腿子官僚。

走到宝尔呼德的是衙役巴松海,拿着盘子秤的是阎王宝迪斯,签字画押的是巴雅尔朝格图。

把滩上梁上的好地卖了后歇心了吧?神木的边商土豪给你们备足年货了吧!

其实在鄂尔多斯划割出去的土地何止通格朗“飞地”——“插花地”呢。除了清廷绥远垦务署强行放垦了准格尔旗的黑界地和东河套川的土地外,伊盟各旗县均有出卖放垦了的土地。现归鄂托克旗的木肯淖,历史上属第六驿站地,归杀虎口管辖。19127月,东胜县急于放垦这块肥沃的台站地,放出风声招商。应招者是府谷县商人曹巨成,向神木大户赵四万借上银元,去东胜县、绥远省买通了放垦许可,商定为30年租赁期。曹巨成到了木肯淖先把伙房梁的土地划给赵四万顶了债,然后把小克泊尔、额尔克梁的土地卖给各大户。随着木肯淖巴拉尔地的放垦,原驿站地的曹脑章盖把索扣巴拉尔的土地转让给榆林的魏百眼图等四户人家租种80年,并把站丁户口地也分给每户4顷。

木肯淖地区放垦完毕后,因为东胜距离此地遥远,县政府无暇顾及,变成“飞地”,也叫“插花地”。


上一篇:鄂尔多斯的独贵龙运动(四) 下一篇:鄂尔多斯的独贵龙运动(二)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 Ordo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0593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140号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