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知识点滴
来源: 作者: 日期:2012-12-09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说起文物,很多人只简单的把它理解为“古董”。这是一种误解。“文物”顾名思义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历史遗存。文物是不能再生产的无价之宝,它的特点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文物函盖极广,门类很多,习惯上,我们把它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库­藏单位两大体系、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族民俗文物三大类,他们既有共同属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所谓历史文物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文化的见证。它从不同领域和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人们社会实践的状况、是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实践资料。它主要包括: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变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文物、文献资料;直接或间接表现阶级斗争的文物资料;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工具、生产成品的及有关生产活动的形象资料,重要历史人物、包括历史上有影响的帝王将相,重要起义领袖、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著名工匠、宗教领袖的遗物、作品及有关文献;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反映我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文物、文献。而革命文物是革命斗争发展中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它必须包含有故事情节、时代特点和历史背景、这是他不同于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的一个特点。它的重要内容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人民群众在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反抗侵略的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遗留下来的重要文物、资料和照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物、资料和照片;表现资产阶级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著名人物的文物、资料和照片;全国(或地区)著名革命烈士和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在革命斗争和社会活动中用过的或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实物、照片;深刻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典型反革命罪证和照片。至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物则是指少数民族的文物、其中又主要指的是民俗文物。民俗就是民间的习俗,市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文化,使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些定型化的习惯行为,日积月累,染习传承,沿之成俗。它看不见摸不着确实具有法约作用的精神力量。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他的影响和支配、它的范围主要包括:反映各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历史人物等各方面的文物、文献;反映历代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典型文物资料。

上一篇:原伊克昭盟行政公署旧址 下一篇:我馆积极配合市文化局清点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馆藏文物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 Ordo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0593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