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在伊盟的早期革命活动(九)
来源: 作者: 日期:2018-09-10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为加强保卫伊克昭盟抗日斗争的领导,193813日,中共三边特委召开重要座谈会,讨论《如何开展内蒙古抗日工作》,座谈会产生的“结论”文件中指出,当前内蒙古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发动蒙古族各阶层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并提出“蒙古平民与王公团结一致抗日"、“蒙汉联合抗日”、“一切服从抗日"的口号,主张组织广泛的抗日群众团体;决定对蒙古民族采取联络上层、发动下层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发动群众,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同年32 1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包头设立“伊克昭盟公署"扶植原伊盟副盟长阿拉坦鄂齐尔充当傀儡“盟长”,‘进一步开展伊盟的政治攻势,许多王公贵族处于动摇状态,等待随机应变。

     日伪军进犯伊克昭盟的罪恶行径,遭到伊盟蒙汉人民的坚决回击。19381月,日伪军在飞机、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从包头东的磴口出发,向驻守在黄河对岸新城的国民党二十二军发起攻势。二十二军先是佯装撤退,天黑之后反戈一击,打得日伪军措手不及,使日伪军遭到惨重的损失。216日,傅作义骑兵第三旅6个连,300多名精壮士兵,应桃力民自卫军司令部的请求,在孟文仲旅长、政治处主任李衡(共产党员)、桃力民自卫军参谋长韩是今(党的地下工作者)率领下,从陕坝出发,经天和裕、东胜恒、典石沟,进入桃力民,在桃力民自卫军的密切配合下,把日伪八师的一个团,从杭锦旗驱逐出境;311日,伪蒙古军八师1000余众,从哈什拉川向东胜扑来,遭到国民党驻军二十二军五一五团二营的坚决抵抗。战斗从当天下午接火,激战到第二天黎明时,由五一五团和札萨克旗、郡王旗保安队赶来增援,歼敌300余众,俘敌130多人,缴获轻重武器四百多件及大批军用物资。日伪蒙古军占领准格尔旗大营盘后烧杀掠夺、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派出英勇善战的骑六师出击,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伪蒙古军十二团失去招架之力,溃不成军,师长刘桂五身先士卒,斩兵杀将,大获全胜。从此,伪蒙古军全部被驱逐出境,伊盟便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绥蒙地区唯一的未沦陷区。

     19384月,三边特委书记白如冰在向陕甘宁边区汇报伊盟和宁夏工作的时候,边区党委认为两地的工作由三边特委领导有困难,需要成立两个地区的专门班子,于是决定把原来的中央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下设的蒙民部改为蒙古工作委员会,由白如冰任书记,赵通儒、于占彪为委员,蒙委机关由定边移到伊盟边界张家畔;把中央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下设的回民部改为宁夏工作委员会,由李仰南、杨一木负责,移人宁夏境内,定边只剩下蒙回招待所及回民学校。

     19385月,中央决定撤销蒙古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共绥蒙工作委员会,由白如冰任书记兼宣传部长,李衡任组织部长,赵通儒任蒙民部长,于占彪任军事部长,白成铭负责青救会工作,白凌云负责妇救会工作,高增培任秘书长,委员还有乌兰夫、孔令甫(骑兵团司令)、刘永源(骑兵团副政委)。中央在决定成立绥蒙工委的同时,组建了中共河套特别委员会,由刘瑞森任书记。中共中央《关于绥蒙工委的决定》中曾经指出:“我们党与八路军在绥蒙工作的任务:是要去唤起和团结蒙汉一切力量,一致联合抗日。是要以我们正确的扶助境内少数民族解放政策,去帮助各方面消除蒙汉间的对立。是要以我们坚持抗战的模范作用,去提高蒙汉军民王公官吏抗战必胜的信心。是要广大地展开绥蒙抗日游击战争,把绥蒙全境造成敌人不可征服、不能巩固统治的游击区,逐渐在将来敌我力量的变动中,形成坚强的抗日根据地,形成反攻阶段的前进阵地。”当时绥蒙工委要远离陕甘宁边区根据地。深人到伊盟少数民族地区,没有武装做后盾,随时都有受到敌人袭击的危险。


上一篇: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在伊盟的早期革命活动(十) 下一篇: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在伊盟的早期革命活动(八)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 Ordo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0593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