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还派出杨建林、鲁富业进人札萨克旗开展工作;王得胜、盛恩财进入杭锦旗开展工作;王治岐、任景堂进人郡王旗开展工作;薛向晨(解放后查明系叛徒)、张治华进入桃力民和木肯淖开展工作;李秉清进人达拉特旗中滩开展工作。同时神府特区蒙古工作委员会的王治岐、王璞、李登瀛在东三旗下层站稳了脚跟,开始进行联络上层的工作。当时他们选准的第一个对象便是伊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他的王府设在札萨克旗,了解到沙王身边工作的两个曾在蒙藏学校学习过的东蒙青年,他们首先同这两个青年交上了朋友,然后再通过东蒙青年引见,向沙王宣传解释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政策。沙王年老体衰,起初并不理会,也懒于应酬,经过他们多方规劝说服,思想终于有了转变,答应支持抗日,并与我党建立起合作关系。 奇文英当时是准格尔旗的代理札萨克,神府蒙古工委主动跟他来往。山西雁北地委郑林以山西牺盟总会的身份,进行他的工作。起初,奇文英因受国民党欺骗宣传,害怕沾上“通共"的株连,后经大量的说服争取工作,又面对国民党节节溃退的现实,才有了较大的转变,秘密与我党建立了合作关系。 同年10月,鄂托克旗工委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由慕生发带2名翻译和4名战士,去阿拉庙会见章文轩,双方初步达成了一些抗日协议。 通过这些由下层到争取联络上层的工作,伊盟各地区的抗日运动逐步开展起来。各地党组织在发动群众的同时,以“抗日后援会”的名义,提出“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一有马的出马"韵号召,动员群众除奸、反霸、募集公粮、筹备战马,支援抗日前线。特别是来自鄂托克旗拉运食盐的有各地的牛车队、骆驼队、挑子队,把军民共同开采的食盐运往解放区各地,解决军民食盐困难。 1937年l0月,中央和陕甘宁边区党委决定撤销中央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再次成立三边特委(三边特委曾于同年5月改成定边中心县委),由白如冰任书记,刘英勇任宣传部长,白步华任统战部长,赵通儒任蒙民部长,杨一木任回民部长,白友山任秘书长,白诚铭任青救会主任,白凌云任妇救会主任。同时还成立了三边专员分署和保安司令部。这时伊盟的蒙民工作和宁夏的回民工作,均由三边特委领导。 是年10月16日,内蒙古民族中最先进最大的抗日军队——蒙旗保安总队(后改编成蒙旗独立旅、新编第三师)在白海峰、乌兰夫同志的指挥下,经过保卫绥远的战斗洗礼,从包头南渡黄河,进入伊克昭盟达拉特旗。 蒙旗保安总队是1936年2月在百灵庙暴动中,举起了内蒙古地区爱国抗日的旗帜,它是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抗日热潮下,中共内蒙古西蒙工委在地方部队中做了多年工作的结果。其总队长白海峰是原热河省建平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北伐战争中,曾任连长、指导员等职,后赴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学习与工作,早期曾是中共党员。 乌兰夫是我党最早的蒙古族党员之一,曾受中共北方局的选派,赴莫斯科大学、东方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后,任西蒙工委书记,一直在内蒙西部地区坚持地下工作。蒙旗保安总队诞生后,出任其政治部代理主任,负责党对这支部队的领导和指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