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组织序列变迁(四)
来源: 作者: 日期:2017-07-20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部队的组织序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后,由于抗战期间日军深入中国腹地,处于正面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的主力大部分位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与此相反,处于敌后战场的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却处于有利的战略位置。为改善不利的战略处境,蒋介石一方面以中国战区统帅的名义命令日军就地集中并固守待降,命令中共所属武装力量就地待命不得受降,同时命令国民革命军日夜兼程向日军占领区后方进军;另一方面又接连发出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当前形势后决定,于1945年8月29日派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同时不理睬蒋介石的命令,命令中国共产党所指挥的武装力量积极向日军进攻,收复失地。并指挥河北、山东所属部队积极向关外进发,配合苏军占领东北地区。

经过激烈的争论,国共双方最终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意见。其中有的达成了协议,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见。中国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


      但是,国民党无视原日军占领区内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中共领导武装力量的存在,无视中共领导下所建立地方政权的存在,在蒋介石的部署下,中国国民党军队调集兵力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向原日军占领区推进。因此遭到中共所属武装力量的坚决抵抗。此后,国共内战全面爆发。进而演变成一场争夺国家政权的大决战。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解放战争”。


上一篇: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组织序列变迁(五) 下一篇: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组织序列变迁(三)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 Ordo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0593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