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在伊盟的早期革命活动(二)
来源: 作者: 日期:2018-03-02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席尼喇嘛领导的乌审旗革命斗争,引起了反动势力的惊慌和仇恨。从19268月开始,陕北八十六师井岳秀等反动军阀,应乌审王府的重金邀请,围剿乌审旗革命势力,席尼喇麻领导的十二团奋起反击,作战30余次,歼敌千余众,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

     192710月,中共党员、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副总指挥李裕智、奎璧同志率骑兵第一、二营,从银川开赴伊盟支援席尼喇嘛在乌审旗的革命斗争。李裕智在行军途中,被白云梯派奸细暴子青杀害于毛乌素沙漠之中。

     1928年,陕北横山县高等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曹亚华在乌审旗纳林河发展张云程(即张鹏飞)3名党员,后由纳林河小学教员范希芳(女、后自首)任组长。从现有资料证实,这是伊盟成立最早的一个中共党小组。

     是年春,中共府谷县委先后派杨怀英到准格尔旗代理扎萨克(那森达赖次子)奇子俊(二少爷)的国民革命军第一路军中任政治教官,王兆卿在其司令部任书记官。

     19292月,席尼喇嘛被尔肯达赖枪杀,蒙克尔计纂夺了十二团的领导权,随后在其团部任文书的那素滴勒盖(即雷寿昌)乘蒙克尔计到杭锦旗朝拜班禅时,发动“兵变",接任西乌审保安队长,巴图色令任东乌审保安队长。从此,分成东西乌审两部分,呈对峙局面。

     是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内蒙古特别支部改为特委,规定内蒙古地区党组织的民族工作纲领是“赶走帝国主义的势力,推翻军阀、国民党、王公贵族的统治;取消王公贵族的一切特权,蒙汉被压迫阶级联合起来.

     5月,中共府谷县委高爱喜在准格尔旗界地(蒙古人出租给汉人的土地)发展了刘智衡、王海春、张二挨3名党员,由高爱喜任支部书记,成立起伊盟最早的一个党支部。

     秋天,乌兰夫同志根据党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的指示,回国领导内蒙古革命斗争,并同准格尔旗的奇子俊、奇新民等人建立了联系。

     1930年,陕北党组织高岗、曹动之、曹布诚等,以牧马人和边商身份作掩护,先后进人乌审旗开展工作,通过交朋结友的方式,联络了蒙古族牧民郎合、石宝山、根什达赖、杨马奈、贺格罗、张金贵等先进人物,建立起联络点和交通站。

     l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内蒙古特委提出“团结全国各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号召,动员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斗争。

     同年10月,王若飞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从苏联回国到包头开展地下革命斗争。他与乌兰夫,杨植霖接头后,共同制定行动计划,并与陕北红军取得联系,开始实施内蒙古武装革命斗争计划。

     1934年,陕北党组织遭受敌人破坏,神府党员赵展山、李锄钩从府谷转移到准格尔旗德胜西一带坚持地下斗争,并在德胜西发展2名党员。

     5月,陕北长城区在乌审旗巴图湾成立分区政府,开展河南、纳林河、舍利等地的工作,并建立巴图湾乡党支部,由王玉贵任书记;大石砭党支部,由李芝存任支部书记。

     8月,张文彬、曹仲诚在乌审旗大园圃吸收朱振华人党,并在掌高图建立党支部,由朱振华任支部书记。


上一篇: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在伊盟的早期革命活动(三) 下一篇: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在伊盟的早期革命活动(一)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 Ordos Museum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3000593号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