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沙窝会议(1935年8月5日—6日) 1935年8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主持。会议讨论由于松潘战役计划未能实施所造成的局势和当前任务。会议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的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由陈昌浩任总政治部主任,周纯全任副主任。至此,中央红军再次改称为“红一方面军”。沙窝会议对于加强1、4方面军的统一领导与团结,坚定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必胜信心,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次会议也开始公开暴露出张国焘与党中央的政治分歧。
毛尔盖会议(1935年8月20日) 1935年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毛尔盖举行的会议,在会上,中央一些领导人与的分裂路线进行了坚决斗争,挫败了分裂红军的企图。毛尔盖会议是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的继续和发展。这次会议确定的以岷州洮河为中心向东发展的行动方针,是对两河口决定的补充,对于明确红军主力发展方向,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危险,起了积极的作用。
俄界会议(1935年9月12日) 俄界会议是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甘肃俄界召开的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叶剑英等21人。会议讨论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和部队整编问题。毛泽东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俄界会议公开批判了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和军阀主义倾向,改变了在陕甘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确定用游击战争来打通国际联系,创建新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这对于克服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与军阀主义,保证党中央北上方针的贯彻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吴起镇会议(1935年10月18日) 1935年10月1日8党中央在吴起镇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吴起镇会议是榜罗镇会议和铁边城会议的继续和完善。会议批准了榜罗镇会议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从而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结,开创了党中央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新的历史时期。这次会议对我们党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和党在西北地区开始建立抗日反蒋统一战线,作了重要的准备,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