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鄂尔多斯实行统一战线政策,赢得了民心,团结了蒙汉各阶层,争取了民族武装和革命力量,扩大了革命阵营,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1936年初,蒙古骑兵游击队根据党中央“接近上层,团结中层,争取下层”的方针,开赴鄂尔多斯西南部,宣传抗日救国和民族政策。 9月,中共蒙古工委邀请大石砭庙的文泽大喇嘛毛罗札木素到保安(现志丹县)参观返旗后,根据毛泽东主席的嘱咐,奔波于沙尔利格、纳林河、陶利、嘎鲁图、阿道刀海、波罗呼岱等地,组织起54名蒙古族代表团,于1937年3月28日在团长大汉毕力格、副团长巴图其劳的带领下,由乌审工委派出田万生领队,历时6天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代表团在延安停留40余天,大开眼界,深受教育。另据《新中华报》1937年3月29日以《蒙古乌审人民参观苏区,靖边群众热烈欢迎》为题,报道:“昨日,蒙古乌审旗50多名人民代表来苏区参观,路经靖边县一区二乡……当地群众为了发扬民族团结友谊,派代表携带荞面、鸡蛋、羊肉等食品去慰问。慰劳代表与蒙民热情会晤、亲切交谈;大家谈起日寇占领了东北、河北、察哈尔后,又进攻绥远,妄图灭亡中国时,莫不恕发冲冠,愤慨填胸,高呼着“各民族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蒙汉人民解放万岁”等口号……蒙民代表称赞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好。第二天,蒙民代表出发上路,每个人都依依不舍,洋溢着惜别之情。” 乌审旗保安队营长那顺德勒格尔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于1936年在定边与毛泽民、张爱萍、宋任穷、宋时轮结为“安达”(结拜)兄弟。 1938年春,那顺依照我党的指引,率部投入新三师,开赴前线抗日。 1941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收缴了那营的武装,那顺愤然带领20余人,夺得枪马投奔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林伯渠等党中央、八路军总部及陕甘宁边区党政军领导的热烈欢迎。并邀那顺为边区参汉员,当选为边区政府委员。 1943年,国民党电台喧啸——伊盟事变是那顺率部潜回作乱。那顺愤怒地跑到国民党驻延安联络处抗议,说:“几个月来何人见我率部潜回过伊盟?反动派屠杀蒙古族人民,还要造谣惑众、嫁祸于人,可见卑鄙无耻到何等地步!……” 是年7月31日,那顺含恨病逝。他在临终遗言中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先生,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是唯一能够指导和帮助蒙古民族解放的力量,因为他们是真正为一切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谋利益的革命力量。共产党奋斗的方向,是全中国人民奋斗的方向,也就是真正解放蒙古民族唯一的方向……只有共产党能给我们光明和幸福。共产党必将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之途,也必将指导我们蒙古民族真正获得解放。” 乌审旗西协理奇国贤于1936年3月到靖边县思家洼、羊虎台观光,受到高岗、张爱萍、曹动之、田万生等隆重欢迎,并结为“安达”(结拜)兄弟。奇国贤在欢迎他的仪式上慷慨陈词:“共产党的政策我是赞成的,以后你们在我的辖区内工作不会出事。”张爱萍说:“蒙古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蒙汉人民从来就是一家,既然是盟兄盟弟了,今后有困难,我们一定帮助。”奇国贤激动地说:“草原上的人最善于识别羊和狼,成吉思汗的子孙懂得怎样与朋友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