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天门(腾格里苏斯格勒哈剌嘎)是项目区标志性建筑,东西跨度399米,城楼最高处达33米,是帝王“九五之尊”的象征,九座铜顶包帐和五扇拱形大门代表了“崇尚九天,统辖五洋”的主题内涵。
崇天门的造型设计以元代史料记载为基础,融合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与现代的创意理念结合形成的建筑体。城墙自东向西绵延排布有九座雕刻着蒙古族吉祥图案的华丽紫铜包帐城楼,其中中央最大的紫铜包帐高度就可达19米、直径在18米左右。紫铜包顶与蓝色琉璃瓦八面檐屋顶结构与银雕木雕结合的柱子,充分体现了元代建筑多种文化融合和十三世纪东方国际大都市的文化特点。
崇天门五扇城门(哈剌嘎)中主城门高9米,宽6米,四扇次城门高6米,宽4米。崇天门以其雄健浑厚的气势和蒙古族博大文化之特点而独占一绝。中门为天门,门券脸上方正中央悬挂着巨大的石雕门徽,上面雕刻着蒙文崇天门(腾格里苏斯格勒图哈剌嘎)字样并镶嵌在蒙古族吉祥纹饰中间,由一条蒙古族传统卷草飞龙背顶门徽飞翔在正门中央。两侧四扇门为“鞍”门,也称“安”门,四扇门上方是由蒙古马鞍“布日格”图案为装饰,象征着马背民族奉上天之意,创建了五谷丰登,五畜兴旺的天国,永远平安吉祥之意。八根天柱由华丽的蒙古族传统图案和镶嵌艺术与西域柱体风格相结合,使整座建筑气势恢弘、民族特色浓郁,万分壮观。
据史料记载,崇天门是由阿拉伯建筑师亦黑迭尔主持设计建造的,所以,崇天门城墙皆呈阿拉伯建筑风格的银白色系,蒙古人也将白颜色视作最尊贵的颜色,同时白色也是元代皇家身份的象征。因此,崇天门的整体设计风格呈现出多民族文化元素融合的建筑体,充分显现了蒙元帝国作为13世纪世界大国的磅礴气势和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